[发明专利]一种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53712.X | 申请日: | 202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35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扬;李鸿健;侯艳丽;李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47;H01M10/6555;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亚茹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液冷板 组件 动力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该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液冷板组件,且相邻两个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板。液冷板组件中填充有冷却液,且液冷板组件包括口琴管、以及与口琴管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口琴管与第一导热板抵接,冷却液能够沿第一集流管流动至口琴管,并由第二集流管流出。作业人员将液冷板组件设置在电芯的轴线位置,能够增加液冷板组件与电芯的接触面积。该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简单、零部件种类和数量少、节约成本,能够减少对动力电池模组的占用空间;能够提高液冷板组件的换热效率,减少能量的损耗,延长电芯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大。新能源作为清洁的二次能源,具有污染小、可再生等优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通常,新能源的储备及利用是通过动力电池模组来实现的,动力电池模组是由几个到数百个电池芯,经由并联及串联所组成的,再加上电池管理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即可组成一个较完整的动力电池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是通过导热介质、测控单元及温控设备构成闭环调节回路,使动力电池模组工作在最优的温度范围之内,以保证动力电池系统的最优使用性能和寿命。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系统是通过在动力电池模组外部增设液冷系统,液冷系统单独成组或与箱体集成,这样不仅会导致热传导能量的损耗、换热效率下降,同时,液冷系统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电池箱体空间,零部件数量和种类较多,在有限的箱体空间内无法排布更多的电芯,进而降低动力电池模组的最大蓄电量。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来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该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简单、零部件种类和数量少,能够减少对箱体的占用空间;同时能够提高液冷板组件的换热效率,减少能量的损耗。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该集成液冷板组件的动力电池模组包括:
多个电芯,且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板;
液冷板组件,所述液冷板组件中填充有冷却液,且所述液冷板组件包括口琴管、以及与所述口琴管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口琴管与所述第一导热板抵接,所述冷却液能够沿所述第一集流管流动至所述口琴管,并由所述第二集流管流出。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液冷板组件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集流管上开设有第一弧形通槽,所述第二集流管上开设有第二弧形通槽,所述口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通槽和所述第二弧形通槽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集流管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集流管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弧形通槽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弧形通槽连通,所述进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出水口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沿X轴方向,所述第一弧形通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二弧形通槽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横截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液冷板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二导热板贴设在所述口琴管的外壁上。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液冷板组件还包括导热胶,所述导热胶涂覆在所述第二导热板远离所述口琴管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导热板靠近所述液冷板组件的一侧设有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导热胶抵接,和/或所述第二导热板的相对两侧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口琴管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胜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37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