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梅采后保鲜的减药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651921.0 | 申请日: | 202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1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郑丹丹;孙崇德;陈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015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赵越剑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梅 保鲜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梅采后保鲜的减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后包装:将成熟的杨梅采摘后放入镂空注塑包装中,杨梅在镂空注塑包装中间隔且均匀排布;(2)低浓度过氧乙酸处理:用浓度0.1%的过氧乙酸喷洒杨梅表面;(3)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低浓度过氧乙酸处理后的杨梅通入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处理时间5min,处理完成后放入4℃冷库中暂存。本发明将过氧乙酸与大气等离子体联用,能有效减少过氧乙酸的使用量并增加药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杨梅采后保鲜的减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是原产于中国的亚热带水果,大多在中国东部和南部种植。果实水分充足且富含营养物质,以其诱人的红色至紫色和诱人的风味而闻名。同时,杨梅体内含有大量花青素、黄酮和其他酚类化合物等氧化剂,可抑制人体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质体的氧化。
杨梅成熟一般在高温多雨季节,采摘后极易受微生物感染而腐烂变质(特别是当遭受机械损伤时),导致保质期很短。杨梅果实生产存在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难以长期贮存以及运往北方,导致食用期限和销售范围受到限制。
因此寻找经济、高效、无公害的保鲜技术己成为杨梅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非热等离子体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灭菌方法,这是一种电离气体,由带电粒子、电场、紫外线光子和活性物种组成。其中,活性氧(ROS)被认为是等离子体灭活的关键物质。
过氧乙酸(PAA)在低浓度时就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表现出超强的杀菌、杀病毒、杀真菌和杀孢子作用,不受温度和pH值变化的影响,几乎不受蛋白质残基的影响,即使在短时间接触也有效。
PAA在室温下稳定,受有机物的影响最小,没有毒性残留,价格合理且易于使用,且PAA处理之后能迅速分解成氧气、乙酸和水,这些物质能被微生物快速代谢,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生产上常用的过氧乙酸浓度为0.5%,但用量越少,安全性越高。因此,如何降低杨梅采后保鲜时保鲜剂的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采后保鲜的减药处理方法,将过氧乙酸与大气等离子体联用,能有效减少过氧乙酸的使用量并增加药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杨梅采后保鲜的减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后包装:将成熟的杨梅采摘后放入镂空注塑包装中,杨梅在镂空注塑包装中间隔且均匀排布;
(2)低浓度过氧乙酸处理:用浓度0.1%的过氧乙酸喷洒杨梅表面;
(3)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对低浓度过氧乙酸处理后的杨梅通入大气等离子体处理,处理时间5min,处理完成后放入4℃冷库中暂存。
步骤(2)中,过氧乙酸喷洒杨梅共6次,分别从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各喷一次。
步骤(3)中,大气等离子体是将空气作为工作气体,气体流速为1.05m3/min,注入电极管,在0.3mm放电间隙中产生等离子体。
步骤(3)中,所述大气等离子体处理采用室温下输送等离子体和低温处理后输送等离子体交替进行,具体为第一分钟低温处理后输送等离子体,第二分钟室温下输送等离子体,第三分钟低温处理后输送等离子体,第四分钟室温下输送等离子体,第五分钟低温处理后输送等离子体,其中所述低温处理后输送等离子体为将产生的大气等离子体经过冰水混合物降温后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51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中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要素信息抽取的气象灾害事件聚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