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43661.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10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龙辉;李燕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G06F9/5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格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35 | 代理人: | 杨超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在应用层和内核层之间动态设置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共享通道,所述方法包括:在应用层,根据设置的共享通道大小和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获取的Raw图像数据的长度,对所述Raw图像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图像数据单元;根据共享通道的通道状态,动态获取可用的共享通道传输所述图像数据单元至内核层;在内核层,根据共享通道的通道状态和控制信息,将共享通道传输的图像数据单元映射到物理传输通道上。能够在不改变摄像机传感器框架和USB框架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带有拍摄功能的智能终端设备在将未经加工的原始图像数据(RAW图像数据)传输至个人计算机(PC)时,一般使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现有基于USB3.1协议的USB接口在进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时,通常采用流媒体技术在bulk模式下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模式理论上虽然能够达到10GB/s的速度,但是实际上会受到图像采集端、协议打包、发送端数据拆分等影响,从终端设备的摄像机传感器(CameraSensor)获取到的RAW图像数据传输到PC时通常只能达到180Mb/s的传输速度。而随着终端设备摄像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摄像机传感器获取到的不经过任何压缩和格式处理的RAW图像数据已经达到了单帧80M以上,当需要利用这些图像数据做图像算法相关仿真和调试时,现有的USB图像传输速度已经无法满足RAW图像数据的传输需求了。
发明内容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使用USB接口传输图像数据时,速度无法进一步提高的原因是由于摄像机传感器采集到图像后向USB驱动层面传输的过程中,其数据复制转移的速度比较慢,影响了整体的传输速度。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在应用层和内核层之间动态设置多个用于数据传输的共享通道,所述方法包括:
在应用层,根据设置的共享通道大小和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获取的Raw图像数据的长度,对所述Raw图像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图像数据单元;根据共享通道的通道状态,动态获取可用的共享通道传输所述图像数据单元至内核层;
在内核层,根据共享通道的通道状态和控制信息,将共享通道传输的图像数据单元映射到物理传输通道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设置的共享通道大小和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获取的Raw图像数据的长度,对所述Raw图像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图像数据单元;包括:
根据设置的共享通道大小和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获取的Raw图像数据的长度,确定对所述Raw图像数据进行一次拆分能够传输完所述Raw图像数据,对所述Raw图像数据进行拆分得到图像数据单元;或
根据设置的共享通道大小和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获取的Raw图像数据的长度,确定对所述Raw图像数据进行一次拆分,不能传输完所述Raw图像数据;对所述Raw图像数据顺次截取,每次截取一个图像数据段,对每个所述图像数据段进行拆分,得到图像数据单元。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设置的共享通道大小和数量中的至少一个,至少包括共享通道数量,或包括共享通道大小和数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根据设置的共享通道大小和数量中的至少一个、以及获取的Raw图像数据的长度,确定对所述Raw图像数据进行一次拆分能够传输完所述Raw图像数据,包括:
获取设置的共享通道数量与共享通道头部字节数的乘积;获取系统可申请的共享内存大小与所述乘积的差值,基于所述差值不小于所述Raw图像数据的长度,确定一次拆分能够传输完所述Raw图像数据;或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创达软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43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