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声场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37003.2 | 申请日: | 202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0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孙舒远;孟义明;尹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S7/00 | 分类号: | H04S7/00;H04R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廖厚琪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场 优化 方法 装置 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声场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针对车内控制区域构建第一声学响应模型以及针对车内非控制区域构建第二声学响应模型;基于第一声学响应模型以及第二声学响应模型,构建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以控制区域与非控制区域之间的声学响应差值最大化为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计算各扬声器的待计算音频参数相应的音频参数最优解;控制各扬声器分别按照相应音频参数最优解输出音频信号。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以控制区域与非控制区域之间的声学响应差值最大化为约束条件来控制不同扬声器输出音频信号,达到了比较理想的音区隔离度,可为用户提供更极致的声学听感,优化了用户在车内所处控制区域的声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声场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座舱技术的快速发展,音响系统作为智能座舱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乘客提供不可或缺的影音体验。如今,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对智能座舱音响系统的功能特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车内独立音区就是用户当前需求较为强烈的一项。
目前,已经有一些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车内独立音区效果,例如利用座椅后背处的扬声器进行声音的指向性辐射控制,或是利用座椅头枕处的扬声器进行声音的近场辐射控制,或是利用车门上的扬声器进行反相声源抵消等等。但是这些方案仍会存在声场效果不佳的问题,甚至有些方案仅仅只能在特定控制区域实现单声道的独立音区分区,无法实现在独立音区的分区区域实现立体声或者多声道的声场,这样往往造成在每个分区的位置的声音实际体验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场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至少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车内独立音区的声场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场优化方法,应用于智能座舱音响系统,所述智能座舱音响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同侧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上的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前排座椅后背处,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后排座椅头枕处,所述声场优化方法包括:
基于各扬声器的待计算音频参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控制区域内参考位置的第一声学传递函数,构建第一声学响应模型,并基于所述待计算音频参数、所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非控制区域内参考位置的第二声学传递函数,构建第二声学响应模型;其中,所述控制区域为所述后排乘客当前乘坐的后排座椅分区,所述非控制区域为后排乘客当前未乘坐的后排座椅分区;
基于所述第一声学响应模型以及所述第二声学响应模型,构建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
以所述控制区域与所述非控制区域之间的声学响应差值最大化为所述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的约束条件,计算各所述扬声器的所述待计算音频参数相应的音频参数最优解;
控制各所述扬声器分别按照相应所述音频参数最优解输出音频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声场优化装置,应用于智能座舱音响系统,所述智能座舱音响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同侧的前排座椅和后排座椅上的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前排座椅后背处,所述第二扬声器设置于所述后排座椅头枕处,所述声场优化装置包括:
第一构建模块,用于基于各扬声器的待计算音频参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控制区域内参考位置的第一声学传递函数,构建第一声学响应模型,并基于所述待计算音频参数、所述声学响应传递函数以及相对于非控制区域内参考位置的第二声学传递函数,构建第二声学响应模型;其中,所述控制区域为所述后排乘客当前乘坐的后排座椅分区,所述非控制区域为后排乘客当前未乘坐的后排座椅分区;
第二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声学响应模型以及所述第二声学响应模型,构建第一声学响应差值计算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光电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70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