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钣喷流水线排放污染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5100.8 | 申请日: | 2021-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2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青 |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 地址: | 3554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喷流 水线 排放 污染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排放污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钣喷流水线排放污染检测装置,包括污染检测装置,所述污染检测装置的下端对称焊接固定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夹紧固定装置,所述污染检测装置的上端一侧焊接固定有支撑板,通过夹紧板夹紧污水池的池壁,且在夹紧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夹紧板可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池壁,然后通过夹紧板上的负压腔与活塞板的配合可以使得污染检测装置紧紧的吸附固定在池壁上,便于取样工作的进行,且通过负压腔与活塞板将装置进行固定,使得装置的固定和释放都非常的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取样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放污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钣喷流水线排放污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钣喷流水线在完成工作之后会进行流水线的清理,清理过后的污水含有油漆和粉尘等杂质,污水会集中排放到污水池中,经过污染检测装置进行检测来确定污水的污染程度再确定污水的处理方式,而现有技术下的污染检测装置在进行污水的取样的时候需要将污染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污水池的池壁上然后进行取样,而污染检测装置的安装固定比较麻烦,当进行多位置取样的时候进行污染检测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是比较耗费时间的,严重影响了取样的效率,另外污染检测装置上的取样装置是固定不动的,这样当污水池中的水位较低时取样管就无法与污水进行接触,导致无法进行取样使得取样变得更加麻烦。
为此,我们提出了汽车钣喷流水线排放污染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钣喷流水线排放污染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汽车钣喷流水线排放污染检测装置,包括污染检测装置,所述污染检测装置的下端对称焊接固定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之间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夹紧固定装置,所述污染检测装置的上端一侧焊接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两侧对称焊接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外侧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且所述支撑板的前端活动安装有取样装置。
优选的,所述夹紧固定装置包括夹紧板、夹紧弹簧、塞杆、密封垫圈和活塞板,所述夹紧板处于固定板之间,且夹紧板的后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接在第一连接孔中。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后端焊接固定有焊接板且连接杆上套接有夹紧弹簧,所述焊接板的中心位置上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锁定槽,所述锁定槽处于焊接板的外端面上,且与锁定槽向垂直方向上对称开设有通槽。
优选的,所述夹紧板的前端面上开设有负压腔,所述负压腔的端口处粘连有密封垫圈,且负压腔的后端面上开设有插接孔,且负压腔中插接有活塞板。
优选的,所述活塞板的后端开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中通过轴承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插接在插接孔,且安装杆焊接固定在塞杆上,且安装杆上套接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塞杆的后端对称焊接固定有两个锁定板,且塞杆插穿过第二连接孔插接在移动孔中,所述锁定板在非工作状态下插接在通槽中。
优选的,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盒、活塞柱和方形杆,所述取样盒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中插接有活塞柱,所述取样盒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中插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取样盒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取样盒的两端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焊接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套接有第二连接弹簧,所述连接槽中插接有方形杆。
优选的,所述方形杆的后端开设有支撑孔,所述支撑孔中插接有支撑柱,所述方形杆的前端面上焊接固定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在工作状态下插接在定位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置合理,功能性强,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青,未经王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5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