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1961.9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利波;张锋;吕志军;崔钊;董立文;刘文渠;孟德天;侯东飞;姚琪;薛汶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G02F1/1333;G02F1/134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面板 及其 控制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指纹识别面板可以实现指纹识别,并有效减少光线的大角度串扰,且有利于大尺寸显示装置的制备。该指纹识别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基板和调光基板;调光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液晶层;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一电极,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一衬底和液晶层之间,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第二电极,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衬底和液晶层之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两者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分立的子电极;液晶层被配置为:在指纹识别状态下能够汇聚射向指纹识别基板的光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纹识别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目前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包括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而目前的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常存在光线大角度串扰严重、成本高、无法实现大尺寸等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该指纹识别面板可以实现指纹识别,并有效减少光线的大角度串扰,且有利于大尺寸显示装置的制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面板,所述指纹识别面板应用于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指纹识别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离显示侧的一侧;
所述指纹识别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基板和调光基板,所述调光基板设置在所述指纹识别基板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调光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液晶层,所述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在指纹识别状态下经过手指反射后,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液晶层,依次射向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指纹识别基板;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和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二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液晶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两者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多个分立的子电极;
所述液晶层被配置为:在所述指纹识别状态下能够汇聚射向所述指纹识别基板的光线。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分立的子电极;所述第二电极整层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第一配向膜;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液晶层之间的第二配向膜;
所述第一配向膜和所述第二配向膜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不产生电场的情况下,共同作用使得所述液晶层在非指纹识别状态下不汇聚射向所述指纹识别基板的光线;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被配置为:产生电场,并使得所述液晶层在所述指纹识别状态下汇聚射向所述指纹识别基板的光线。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第二配向膜之间的滤光层。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基板包括第三衬底以及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三衬底之上的第一平坦层、指纹识别单元、第二平坦层和钝化层;
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之上的第三电极、光电二极管和第四电极,所述光电二极管被配置为:在所述指纹识别状态下接收被所述液晶层汇聚的光线,并产生指纹信号。
可选的,所述指纹识别基板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光电二极管的打开或关闭;
所述指纹识别基板还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所述第三衬底和所述第一平坦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19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纳米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环卫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