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刺器械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0514.1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0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舒畅;肖本好;方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F2/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 地址: | 518063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器械 | ||
本发明公开了穿刺器械,至少包括导管和穿刺组件;导管轴向上设有容纳腔,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穿刺针可移动地置于容纳腔内,且穿刺针在移动过程中其远端可伸出导管的远端面;容纳腔还可供牵引丝穿过,其中,置于容纳腔内的牵引丝与穿刺针并行,且牵引丝的两端可分别伸出导管的近端面和远端面,操作者可牵拉伸出导管的近端面和远端面的牵引丝的近端和远端而调节器械的穿刺角度。本发明通过牵拉牵引丝可快速精准的调整穿刺针的穿刺角度,有效保证穿刺角度适应不同血管的开口,能够使穿刺针快速准确的刺破主动脉覆膜支架进行开窗,减少了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刺器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腔内修复术在国内外众多的介入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日臻完善,其治疗原理和操作方法与传统的“cut and sew(开刀加缝合)”方式有很大区别,虽然手术速度快,并发症少,但操作过程中可能碰到不少技术性困难需要克服,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弯曲的血管或者是特别扭曲的分支血管,往往在腔内修复术中给医生造成不少的麻烦。
目前对于累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需要重建左锁骨下动脉(LSA)时,常常采用原位开窗的术式来重建弓部血管及其弓部分支血管,就是在术中造影下使用穿刺器材在覆膜支架上开窗,并置入小支架重建弓部血管分支的术式。现有临床上广泛应用辅助器械调整穿刺角度的器械都是单向可调弯鞘或者双向可调弯鞘,都是将穿刺器械通过这类可调弯鞘到达穿刺部位,然后操作可调弯鞘的角度进而辅助穿刺器械的角度,达到要求后,穿刺建立通路。这种常规的辅助穿刺,一方面需要两个器械来完成一个操作,器械的外径比较粗,对于一些比较细的血管来时,入路会存在问题;另外一方面,现有的辅助器械对于常规的LSA血管来说,都是从主动脉弓顶发出,借助该器械原位开窗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于一些从侧壁发出的LSA或比较弯曲/扭曲的血管,特别是LSA与主动脉弓的角度开口小于30°时,辅助的可调弯鞘在经过弯曲的血管到达目的位置后,能够调节的角度空间很小,对于平面的角度还可以,但是对于扭曲的角度就不能满足要求了,这样会给穿刺带来不少的困难。如果处理不好,穿刺器械会造成血管损伤,严重的导致手术失败。还有一点,对于穿刺的锚定力来说,这类的器械的支撑力也会弱一些,可能要穿刺好几次才能刺破支架,可能对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造成损伤。
例如如图1所示,为Stanford B主动脉夹层的病变情况。主动脉弓10’包括升主动脉101’以及左锁骨下动脉102’,且夹层103’累及到左锁骨下动脉102’附近,通过覆膜支架105’对腔内夹层进行腔内隔绝后,遮挡住了左锁骨下动脉102’的开口,此时需要对开窗孔104’所在的覆膜位置进行开窗,而当这种左锁骨下动脉102’与弓部形成的夹角β<30度时,现有的穿刺器械难以穿刺成功,破膜的机会很小,甚至出现手术失败的情况。一般这样的患者直接就不能进行开窗,直接用烟囱术式来解决,或者在术中失败时,再转换成其他方法来治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出穿刺器械,其可适应不同路径进行原位开窗,以解决现有产品无法在弯曲/扭曲血管中进行穿刺开窗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器械,至少包括导管和穿刺组件;所述导管轴向上设有容纳腔,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穿刺针在移动过程中其远端可伸出所述导管的远端面;所述容纳腔还可供牵引丝穿过,其中,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牵引丝与所述穿刺针并行,且牵引丝的两端可分别伸出所述导管的近端面和远端面,操作者可牵拉伸出所述导管的近端面和远端面的所述牵引丝的近端和远端而调节器械的穿刺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牵引丝,所述牵引丝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牵引丝的近端伸出所述导管的近端面,所述牵引丝在移动过程中其远端可伸出所述导管的远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丝的远端在非约束状态下呈自弯曲状,使得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受约束的所述牵引丝的远端呈单丝状,而伸出所述容纳腔外不受约束的所述牵引丝的远端恢复呈自弯曲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0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