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颗粒料的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料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30340.9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4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贺;任大贵;岳耀辉;刘超;史新友;周时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26 | 分类号: | C04B28/26;C04B28/24;C09K5/14;B82Y40/00;B82Y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知掘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5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25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称量好的二氧化硅粉末和红外遮光剂加入搅拌机中,开启搅拌机,搅拌速度为100~200rpm,搅拌时间10~15min;步骤2、然后向搅拌机中喷淋称量好的胶黏剂,胶粘剂事先用水稀释,胶粘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3~5;步骤3、待搅拌产生粒径为1‑2mm的纳米颗粒料后停止喷淋及搅拌;将物料过筛后,将得到的1‑2mm的纳米颗粒料通过微波干燥装置干燥,得到最终纳米颗粒料。该纳米颗粒料平均500℃导热系数为0.075‑0.085W/(m·K),远低于传统颗粒料导热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纳米颗粒料的制备方法及该方法制备的纳米颗粒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代步工具。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汽车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为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各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新能源电池,新能源电池用到的防火隔热材料是保证其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材料。常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包括云母板、陶瓷纤维纸、陶瓷纤维板和气凝胶毡,但对于汽车内部一些异型空管等特殊部位内的保温隔热,上述保温材料无法进行施工,需要用到保温颗粒料。
目前常用的保温颗粒料包括珍珠岩散粒、膨胀蛭石等物料,此类物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有效填入异型空管。但此类材料导热系数偏高,保温效果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热系数低的,保温效果优异,使用时不产生粉尘的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纳米颗粒料的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称量好的二氧化硅粉末和红外遮光剂加入搅拌机中,开启搅拌机,搅拌速度为100~200rpm,搅拌时间10~15min;
步骤2、然后向搅拌机中喷淋称量好的胶黏剂,胶粘剂事先用水稀释,胶粘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3~5;
步骤3、待搅拌产生粒径为1-2mm的纳米颗粒料后停止喷淋及搅拌;将物料过筛后,将得到的1-2mm的纳米颗粒料通过微波干燥装置干燥,得到最终纳米颗粒料,纳米颗粒料平均500℃导热系数为0.075-0.085W/(m·K)。
进一步地,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150rpm,搅拌时间12min。
步骤2中,胶粘剂与水的重量比为1:4。
本发明还提供了纳米颗粒料,其特征在于,包括60~80重量份粒径20~30nm的二氧化硅粉末、15~25重量份红外遮光剂和5~15重量份胶黏剂;
其中,红外遮光剂为碳化硅、炭黑、硅酸锆和钛白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任意比例组合,
红外遮光剂的粒径为3~5μm;
胶黏剂为硅溶胶和水玻璃中的任意一种,硅溶胶的浓度为25~40%,水玻璃的浓度为20~30%。
进一步地,称取70重量份的二氧化硅粉末、20重量份红外遮光剂和10重量份胶黏剂;红外遮光剂为粒径4μm的炭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引入粒径为20-30nm的二氧化硅粉末及红外遮光剂,通过混料过程中高压喷淋无机胶粘剂制得纳米颗粒料。纳米颗粒料使用过程中不产生粉尘,产品由纳米材料及红外遮光剂作为主体材料组成,可以有效降低对流传热及红外传热,平均500℃导热系数为0.075-0.085W/(m·K),远低于传统颗粒料导热系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30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元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穿刺器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