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工件的孔位验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29474.9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58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崔超;崔越;崔文来;崔建涛;崔雅臣;张涛;李绍功;李绍德;梁东坡;王振锋;崔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臣涛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301809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工件 孔位验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工件的孔位验具,包括底板,该底板上依次固设有第一验架,第二验架及第三验架;第一验架沿水平横向定位框架板并检验框架板上的工件孔孔位;第二验架固设在弯管中段一侧的底板上,该第二验架径向检验并定位弯管管壁上的工件孔孔位;第三验架固设在弯管轴向端面下方的底板上,第三验架轴向检验并定位弯管端部的工件孔孔位。该验具可模块化定位异形工件,且定位后快速检验工件孔的尺寸及位置偏差,无需繁琐的人工测量步骤,且结构简单,验孔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异形工件的孔位验具。
背景技术
在机加工领域中,钻孔属于最常见的机加操作之一,众所周知在钻孔前需要对工件上的孔位及孔径进行精准定位,但是对异形工件进行孔定位及孔位校验时,往往需要人工测算,并由计量设备精准测量,最后在工件上做出标记,用以提高钻孔及孔位校验精度。
然而在大批量加工异形工件时,为保证开孔公差的一致性,钻孔后的定位检验工序尤其重要,然而在大批量加工异形工件时,钻孔前定位及钻孔后孔位校验则变得较为繁琐,因此针对于该异形工件的孔位检测工装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异形工件的孔位验具,该验具可模块化定位异形工件,且定位后快速检验工件孔的尺寸及位置偏差,无需繁琐的人工测量步骤,且结构简单,验孔精度高。
一种异形工件的孔位验具,该异形工件的一端制为带有中孔的框架板,该框架板的顶面上固接有在框架板上方沿水平纵向延伸的弯管,且框架板的底面上制出有凹陷的嵌槽;弯管的径向管壁、弯管的轴向端面以及框架板上均制出有多个工件孔;孔位验具包括底板,该底板上依次固设有第一验架,第二验架及第三验架;第一验架沿水平横向定位框架板并检验框架板上的工件孔孔位;第二验架固设在弯管中段一侧的底板上,该第二验架径向检验并定位弯管管壁上的工件孔孔位;第三验架固设在弯管轴向端面下方的底板上,第三验架轴向检验并定位弯管端部的工件孔孔位。
而且,第一验架包括固设在底板上的嵌块及耳块,其中嵌块配合插接在框架板底部的嵌槽内,该嵌块沿水平纵向穿透嵌槽,嵌块沿水平横向配合支撑在嵌槽的内壁上,且嵌块的一侧间隔设置多个检验框架板侧孔的耳块。
而且,第二验架包括第二立板及第二定位块,其中第二立板沿水平纵向固接在底板上,该第二立板的顶面上以水平姿态固接第二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的自由端水平延伸至弯管管壁工件孔位置的正上方。
而且,第三验架包括第三立板及垫块,其中第三立板沿水平横向固设在底板上,该第三立板的一侧面与弯管的轴向端面配合夹装垫块。
而且,第一验架、第二验架及第三验架上均制出有验孔,该验孔内轴向穿透插接有验棒;验棒的端部分别轴向插接在异形工件的工件孔内。
本发明的优点和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一种异形工件的孔位验具,由第一验架定位异型工件的框架板,由第二验架定位异型工件弯管中部径向位置,最后由第三验架定位异型工件弯管的轴向自由端,通过穿透插接在底板、二块、第二定位块及第三立板上的验棒检验工件孔的孔位;最后垫块用于轴向顶紧弯管,由于弯管的周向端部释放整体工件的积累误差,如弯管的自由端与第三立板不可以直接配合接触,有效解决了因积累误差而导致的异型工件无法安装在验具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异形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嵌块;3-框架板;4-耳块;5-第二立板;6-第二定位块;7-弯管;8-垫块;9-第三立板;10-验棒;11-工件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臣涛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臣涛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94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