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自动补充滑油的柴油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27980.4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0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肖茜;胡春桃;安静;桂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1/12;F01M1/16;F01M11/00;F01M11/04;F01M1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余浩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自动 补充 柴油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补充滑油的柴油机,及柴油机应用技术领域。该柴油机包括柴油机主体和油底壳,所述柴油机还包括用于为柴油机主体输送滑油的送油组件、用于将柴油机主体内的滑油回流至油底壳的回流组件、以及补油组件;油底壳内部通过送油组件与柴油机主体的滑油输入端连通,柴油机主体的滑油输出端通过回流组件连通于油底壳内部;补油组件用于:当油底壳内的滑油低于指定阈值时,自动为向油底壳内补充滑油,进而在提升补油效率的同时,保证柴油机连续运行时的润滑油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补充滑油的柴油机。
背景技术
世界上90%以上的船舶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柴油机油底壳是柴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柴油机曲轴箱的下半部分,主要为柴油机供应滑油并且收集和储存柴油机滑油系统流回的滑油。柴油机通过滑油泵将油底壳的滑油输送到柴油机内,分别冷却柴油机曲轴、活塞、齿轮箱、驱动机构等部件,并在大型柴油机停机时为柴油机提供预润滑,减少启机时的磨损。
在柴油机运行过程中,滑油会有一定的消耗,当油底壳液位低于设定液位值时,需要对油底壳进行补油,传统的柴油机多采用手动补充滑油,不仅补油效率较低,而且不能保证柴油机连续运行时的润滑油消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自动为柴油机补油,进而在提升补油效率的同时,保证柴油机连续运行时的润滑油消耗。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能够自动补充滑油的柴油机,包括柴油机主体和油底壳,所述柴油机还包括用于为柴油机主体输送滑油的送油组件、用于将柴油机主体内的滑油回流至油底壳的回流组件、以及补油组件;油底壳内部通过送油组件与柴油机主体的滑油输入端连通,柴油机主体的滑油输出端通过回流组件连通于油底壳内部;补油组件用于:当油底壳内的滑油低于指定阈值时,自动为向油底壳内补充滑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补油组件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通的滑油灌、第一补油球阀、补油泵、电磁阀和第二补油球阀,第二补油球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通于油底壳内部;补油组件还包括液位检测仪,液位检测仪与补油泵电连接,液位检测仪监测到油底壳内的滑油低于指定阈值时,自动打开补油泵,进而将滑油灌内的滑油抽取至油底壳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补油组件还包括与滑油灌相连的电子液位计,其用于:当监测到滑油灌内的滑油低于指定阈值时,发出告警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柴油机还包括倾斜补油组件,其具体包括弹性软管,弹性软管的输入端固定有开设吸口的重力粘性球,弹性软管的输出端通过一个倾斜补油球阀与送油组件连通;重力粘性球位于油底壳内部,弹性软管的长度能够保证油底壳发生倾斜时,重力粘性球始终与油底壳内的滑油液面接触,并通过吸口抽取滑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送油组件包括送油球阀、滑油泵和止回阀,送油球阀为常开球阀,油底壳内部通过管道顺次与送油球阀、滑油泵、止回阀和柴油机主体的滑油输入端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油球阀,其为常开球阀,柴油机主体的滑油输出端通过管道顺次与回油球阀和油底壳内部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柴油机还包括排油组件,其具体包括,顺次通过管道连通的截止阀、排油泵和排油球阀,截止阀的输入端与油底壳内底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补油组件在监测到油底壳内的滑油低于指定阈值时,能够自动为向油底壳内补充滑油,进而使得油底壳能够内的滑油能够在需要时持续不断的送入柴油机,不仅提升了补油效率,而且能够保证柴油机连续运行时的润滑油消耗。
(2)本发明的倾斜补油组件能够在油底壳发生倾斜时,持续的为柴油机补油,保证了柴油机滑油系统滑油的稳定供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7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