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亚微米级植硅体硅粉的水泥增强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22875.1 | 申请日: | 202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2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先广;王平;肖玉如;肖宗梁;李冬梅;汤兴;李之锋;丁能文;王春香;王方哲;王紫毅;谢宗茂;付煜杰;王凯;周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五地质队 |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14/06;C04B20/04;C04B20/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蓝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2 | 代理人: | 杨晓冰;栾洋洋 | 
| 地址: | 330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米 级植硅体硅粉 水泥 增强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亚微米级植硅体硅粉的水泥增强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水泥增强剂按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原料:植硅体硅粉30‑40份、超细玻璃纤维30‑40份、铝酸钙粉20‑40份和黄糊精10‑15份。本发明的所得的植硅体硅矿粉为亚微米级SiO2,不仅填补了混凝土中砂的颗粒粒度分布,还填补了该颗粒级别的增强剂的空缺。因其粒度的填补使水泥与砂之间的连接更加致密,从而使其在力学性能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该水泥增强剂只需要添加相对于水泥制品重量的5‑10%,养护28天,抗折与抗压强度约提升12‑20%。所需要添加的量相对于其他的增强剂来说制备和使用过程相对简单,并且为今后的水泥增强剂提供了一种新的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领域,特别是一种含亚微米级植硅体硅粉的水泥增强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SiO2资源的粒度多在5微米以上,其中5μm-100μm为粉石英矿。天然SiO2资源的粒度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求更细的要求,于是通过物理加工方式可将SiO2粒度粉碎到1μm,或通过化学加工方式可将SiO2粒度合成为100nm以下,而100nm-1μm之间的SiO2粒度通过人工制备成本较高,从性价比角度分析,100nm-1μm之间粒度的SiO2在市场上基本属于缺失范围。但江西丰城县大型植硅体矿(SiO2矿)的发现,填补了人类在SiO2粒度300nm-5μm范围,形成完整SiO2粒度工业用序列。植硅体是指高等植物的根系在吸收地下水的同时,吸收了一定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硅,这些二氧化硅经过植物的输导组织输送到了茎、叶、花、果实等处,而后在植物细胞间和细胞内沉淀下来,形成非晶质含有机质二氧化硅颗粒。
水泥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水泥用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建筑超高、超强性和水泥构件高效生产的需要,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强度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目前建筑业的发展迅速,由于对特种性水泥的质量不断提高,水泥增强剂的发展迫在眉睫。水泥增强剂是一种节约资源,降低水泥成本,提高水泥性能的一种必要的技术手段。目前一些水泥增强剂有无机物和有机物,如石墨烯,硅藻土和三乙醇胺等,存在制备工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且在提高水泥强度的同时,会带来一些消极副作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的硅酸盐是产生水泥固化强度的主要原因,同时会形成大量Ca(OH)2,而植硅体中富含SiO2和石英纤维均会和Ca(OH)2反应,形成硅酸钙,并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得到纳米级高纯度的SiO2。
亚微米级SiO2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吸附能力强、表面能大、分散性能好等特点,广泛用于生产特殊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但是天然SiO2资源的粒度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求,于是通过物理加工方式可将SiO2粒度粉碎到1μm,通过化学加工方式可将SiO2粒度合成为300nm以下,而300nm-5μm之间的SiO2粒度通过人工方式成本较高,从性价比角度分析,300nm-5μm之间粒度的SiO2在市场上基本属于缺失范围。所以如何得到性价比较高的300nm-5μm之间粒度的SiO2并用于水泥增强剂领域是本发明重要创新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亚微米级植硅体硅粉的水泥增强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亚微米级植硅体硅粉的水泥增强剂,按重量份数计,包含以下原料:植硅体硅粉30-40份、超细玻璃纤维30-40份、铝酸钙粉20-40份和黄糊精10-1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五地质队,未经江西省矿产资源保障服务中心;江西理工大学;江西省煤田地质局一九五地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22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化工中节能型蜡油加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排水沟渠用水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