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除尘机以及废气净化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3720.1 | 申请日: | 2015-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8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山城启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3C3/08 | 分类号: | B03C3/08;B03C3/47;B03C3/4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俞丹;胡秋瑾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以及 废气 净化系统 | ||
若放电电极具有尖刺形状的突出部分,则会在放电电极的尖刺形状的突出部分与对置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因此,若在长时间内运行电除尘机,则在与尖刺形状的突出部分相对应的对置电极的特定点上可能会发生对置电极的侵蚀。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除尘机,包括:第一电极板;以及与第一电极板相对设置、且端部位于第一电极板的端部内侧的第二电极板,第二电极板的端部不具有突出部分。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电除尘机以及废气净化系统”、国际申请日为2015年11月17日、申请号为201580082907.X(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5/082294)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除尘机以及废气净化系统。
电除尘机用于在各种厂房内以及烟道内等各种区域中收集废气中的微粒。以往,在使平板状的放电电极与平板状的对置电极相对的电除尘机中,放电电极如锯齿刀那样在端部具有尖刺形状的突出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放电电极在尖刺形状的突出部分与对置电极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利用电晕放电使微粒带电。除尘用电极利用库仑力收集带电的微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971461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电晕放电产生在放电电极的尖刺形状的突出部分与对置电极之间。因此,若在长时间内运行电除尘机,则可能会在与尖刺形状的突出部分相对应的对置电极的特定点上发生对置电极的侵蚀。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般公开内容)电除尘机可以包括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可以与第一电极板相对设置。第二电极板的端部可以位于第一电极板的端部的内侧。第二电极板的端部可以不具有突出部分。
第二电极板可以是平坦的平板形状。第二电极板可以在所有区域中具有等于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的间隙的一半以上的曲率半径。
第二电极板可以是包含直线部、以及具有曲率半径的角部的平坦的平板形状。
第二电极板可以是圆板形状。
第二电极板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贯通开口部。
1个以上的贯通开口部可以包含多个独立的贯通开口部。
1个以上的贯通开口部可以具有中央开口部以及周边开口部。中央开口部可以最大。周边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可以比中央开口部小。周边开口部可以配置在中央开口部的周围。
第二电极板可以具有1个以上的贯通开口部。1个以上的贯通开口部中的至少1个可以具有向第一电极板突出的边缘部。
具有向第一电极板突出的边缘部的贯通开口部可以具有多个。边缘部的突出长度可以在导入到电除尘机的气体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不同。
边缘部的突出长度可以使在上游侧比在下游侧长。
具有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第一单元可以层叠有多个。
可以使层叠有多个的在第一单元的层叠方向的端部上的、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间隙长度大于层叠有多个的在第一单元的层叠方向的中心部上的、第一电极板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间隙长度。
电除尘机可以还包括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可以具有第三电极板和第四电极板。第四电极板可以与第三电极板相对设置。第四电极板的端部可以位于第三电极板的端部的内侧。第四电极板的端部可以具有突出部分。可以在层叠有多个的第一单元的层叠方向的至少两端部上设有第二单元。
废气净化系统可以包括洗涤器以及上文记载的电除尘机。洗涤器可以对废气进行净化。电除尘机可以设于洗涤器的上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富士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3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