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一步法制备活性污泥基颗粒生物炭的工艺方法及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3709.5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07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平;冯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02;B01J20/30;C02F11/00;C02F11/06;C02F11/121;C02F11/14;B01J3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吴媛媛 |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一步法 制备 活性污泥 颗粒 生物 工艺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一步法制备活性污泥基颗粒生物炭的工艺方法及设备,涉及污泥资源化技术领域,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上安装有分离下料部件;进料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往复驱动部件;进料装置上安装有打散装置;进料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除臭无机分离部件;除臭无机分离部底部安装有脱水装置;脱水装置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流安装部件;导流安装部固定连接在除臭无机分离部件底部;导流安装部件内部安装有加工机组,不仅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泥中的无机质同时具备快速脱水性能,下料均匀,除臭效果更优,解决了目前制备设备除臭效果欠佳,无法快速的整合无机质的分离与污泥预脱水功效,而导致脱水效率降低,以及整体适用范围小的问题。实现活性污泥基颗粒生物炭稳定高效率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资源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一步法制备活性污泥基颗粒生物炭的工艺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对污泥处置方式,传统的方法为污泥填埋、污泥农用和污泥焚烧。污泥填埋后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为了满足固体废物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三化原则,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污泥资源化是污泥处置的最终出路。污泥资源化利用最新研究的热点便是污泥无害化生物炭制备技术,既可解决污泥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可解决污泥的占地问题,又可变废为宝,更符合生态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活性污泥的生物炭在实际的废水治理与空气治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就目前传统制备活性污泥基颗粒生物炭的设备而言,工艺繁琐,造价高,污泥无法实现间歇下料,极易局部堆积,同时除臭效果不佳,无法快速的整合无机质的分离与污泥预脱水,产品杂质含量高,同时降低脱水效率,整体适用范围小,制备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基于一步法制备活性污泥基颗粒生物炭的工艺方法及设备,其具有分离下料部,可以实现间歇下料,同时防止污泥局部堆积,提高除臭效果,同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堵塞,整体有效的提高成品质量,适用范围更广。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一步法制备活性污泥基颗粒生物炭的设备,具体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上安装有分离下料部件;进料装置上固定连接有往复驱动部件;进料装置上安装有打散装置;进料装置底部固定连接有除臭无机分离部件;除臭无机分离部底部安装有脱水装置;脱水装置侧面固定连接有导流安装部件;导流安装部固定连接在除臭无机分离部件底部;导流安装部件内部安装有加工机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箱,进料箱侧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打散电机;打散电机轴端设有带轮;下料护板,下料护板设有两个,两个下料护板分别为弧形结构;两个下料护板分别固定连接在进料箱内部;所述打散装置包括:打散转轴,打散转轴转动连接在进料箱上;打散转轴侧面设有两个带轮,两个带轮分别通过轮带传动连接打散电机轴端的带轮与缺齿轮侧面固定连接的带轮;所述进料箱(101)侧面转动连接有联动齿轮轴(9),联动齿轮轴(9)两端分别设有锥齿轮;联动齿轮轴(9)下方啮合于绞龙锥齿轮(603),联动齿轮轴(9)上方啮合于打散转轴(401)侧面轴端的锥齿轮。
可选地,所述分离下料部件包括:取料辊,取料辊转动连接在进料口上;取料辊上开设有一排取料槽;取料辊外侧贴合于进料口内侧;转动取料齿轮,转动取料齿轮固定连接在取料辊侧面轴端。
可选地,所述导流安装部包括:导流安装箱,导流安装箱侧面设有通水孔;导流安装箱顶部支架固定连接在除臭底座底部;导流安装箱侧面固定连接有绞龙安装壳;通水孔与导流网孔连通;隔离安装板,隔离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导流安装箱下方;出水管,出水管管接于导流安装箱底部。
可选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口,进料口固定连接在进料箱上;进料口内侧为圆弧结构;缺齿轮,缺齿轮转动连接在进料箱上;缺齿轮侧面固定连接有带轮。
可选地,所述打散装置还包括:打散杆,打散杆设有七圈,七圈打散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打散转轴上;扰流叶轮,扰流叶轮设有两个,两个扰流叶轮分别固定套装在打散转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3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