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ONFD实现的PROMETHEUS动态报警规则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9742.0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7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章倍祥;张启亮;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母秋松 |
地址: | 2210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onfd 实现 prometheus 动态 报警 规则 管理 方法 | ||
1.一种基于CONFD实现的PROMETHEUS动态报警规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从自定义JAVA模块中添加并发布prometheus rules;
配置confd服务核心参数,核心参数包括:模板文件、动态目标渲染文件路径、规则key集合和prometheus热加载指令;
启动confd服务,在启动命令行中将自定义JAVA模块设置为confd服务的后端存储;
当在自定义JAVA模块对应的前端UI 页面中新增/修改/删除prometheus rules时,confd服务通过后端存储感知到prometheus rules的变化,将规则key集合中分组保存的变化后的prometheus rules渲染到模板文件,将渲染好的模板文件写入动态目标渲染文件路径;
prometheus热加载指令执行动态目标渲染文件路径下的模板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NFD实现的PROMETHEUS动态报警规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自定义JAVA模块中添加并发布prometheus rules,包括如下步骤:
从页面新增prometheus rules,填写当前rules的唯一标识key和描述;
通过键值对的方式录入rules的具体内容;
对录入的rules的具体内容进行校验;
rules的具体内容保存在自定义JAVA 模块后台以唯一标识key 为名称的JSON 数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ONFD实现的PROMETHEUS动态报警规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唯一标识key与confd服务中规则key集合相对应,一个唯一标识key可以对应多个rules,相当于相同类型rules的分组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NFD实现的PROMETHEUS动态报警规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confd服务核心参数,包括如下步骤:
在confd服务安装路径/etc/confd的template文件夹下创建模板文件,模板文件中属性值通过占位符“{{}}”来表示,属性值来源于自定义JAVA模块的prometheus rules;
创建confd服务的核心配置文件prometheus_rules.toml,该文件所在目录默认为/etc/confd/conf.d文件夹下,配置src,dest,keys 和reload_cmd 四个核心参数,src 代表模板文件,dest代表动态目标渲染文件路径,keys代表规则key集合,reload_cmd代表prometheus热加载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NFD实现的PROMETHEUS动态报警规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confd服务,在启动命令行中将自定义JAVA模块设置为confd服务的后端存储,包括如下步骤:
confd服务启动命令行参数中,backend参数设置成自定义JAVA模块对应的后端微服务服务名称,node参数设置为自定义JAVA模块后端服务地址,watch参数设置成让confd服务支持动态监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NFD实现的PROMETHEUS动态报警规则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nfd服务还做如下定制:
在confd服务中的backend 类型增加java-client类型;
confd服务在启动时,命令行node 参数指定自定义JAVA模块的TCP服务端口,建立了TCP长连接;在confd服务中添加TCP 长连接消息处理模块,当confd 服务收到rules 变更消息之后,调用confd服务的自有逻辑去动态渲染配置好的模板文件;
修改confd服务启动命令行参数,当启动命令行中backend 参数设置为java-client类型服务时,逻辑处理方式由confd服务自有模式切换为TCP长连接监听,连接的TCP地址和端口转为启动命令行中node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97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