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折损式电缆及其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8546.1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尧 |
主分类号: | H01B7/24 | 分类号: | H01B7/24;A01M29/06;A01M29/24;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2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损 电缆 及其 防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折损式电缆及其防护方法,包括一种防折损式电缆,包括电缆内芯层、密封垫圈、隔热空腔、预留电线和导向槽,所述电缆内芯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外置防护层,且外置防护层的内端贯穿安装有预留对接件,并且预留对接件与外置防护层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外置防护层的内端粘接连接有第一预留气囊。该防折损式电缆及其防护方法,当电缆组件暴露的过程中受外力的影响收卷或弯折时,弯折部位的2组预留对接件将会预先接触,进而受力同步内移,从对对应位置的气囊进行挤压,进而配合与粘接气囊之间的供气负压状态,通过膨胀的粘接气囊对出现弯折部位的2组外置防护层外端进行反向支撑,避免其弯折角度过大出现折损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折损式电缆及其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电力通讯工程中最为基础的零件,电缆的质量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通讯或电力设备的传输稳定性,因此其生产的加工需求也较为严谨,但是现有的通讯电力电缆始终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如公开号为CN212461230U的一种可增容的架空绝缘电缆,其添加无卤阻燃剂的复合材料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吸热效果好,使得工作温度降低,提高了电缆的输电容量与承载能力,现有的电缆组件直接暴露在外界时,极易被自然环境中的小动物等直接接触啃咬,导致其易轻易的损坏,并且使用者还不便对其损坏部位确认,导致其使用周期很短,无法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现有的电缆组件暴露的过程中受外力的影响收卷或弯折时,长期受力极易对其内部的电线造成折损的现象,导致其使用寿命下降,并且不慎因电流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时无法及时进行引流导电处理,导致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折损式电缆及其防护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直接暴露在外界时,极易被自然环境中的小动物等直接接触啃咬,导致其易轻易的损坏,并且使用者还不便对其损坏部位确认,导致其使用周期很短,受外力的影响收卷或弯折时,长期受力极易对其内部的电线造成折损的现象,导致其使用寿命下降,并且不慎因电流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时无法及时进行引流导电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折损式电缆及其防护方法,包括电缆内芯层、密封垫圈、隔热空腔、预留电线和导向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内芯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外置防护层,且外置防护层的内端贯穿安装有预留对接件,并且预留对接件与外置防护层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圈,所述外置防护层的内端粘接连接有第一预留气囊,且第一预留气囊与预留对接件的端部相互粘接,所述第一预留气囊的外侧分布贯穿对接有第一输气软管和第二输气软管,且第一输气软管和第二输气软管的边端内侧设置有粘接层;
所述外置防护层的内侧开设有隔热空腔,且外置防护层的外端粘接连接有连接软性层,并且连接软性层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滑槽,同时连接软性层通过导向滑槽嵌套对接有活动橡胶块,并且导向滑槽与活动橡胶块的接触位置嵌套对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橡胶块的内端与连接软性层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磁铁件;
所述外置防护层的内侧开设有导向槽,且外置防护层的内侧从通过导向槽贯穿安装有活动导电件,且活动导电件的外侧对接有预留电线,并且预留电线与电缆内芯层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置防护层设置有软性对接层和粘接气囊,且外置防护层的外侧粘接连接有软性对接层,通过软性对接层对接2组外置防护层的外端,并且2组外置防护层之间粘接连接有粘接气囊,同时粘接气囊通过第一输气软管与第一预留气囊相互接通。
优选的,所述软性对接层连接2组外置防护层形成对接结构,且外置防护层的外端与粘接气囊的外侧相互接触,并且第一预留气囊负压的过程中通过第一输气软管与粘接气囊形成联通结构,让2个电缆出现弯折的现象时,可使得接触的2组预留对接件内移,从而通过负压结构使粘接气囊膨胀从而对弯折状态的电缆外端进行反向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尧,未经刘忠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8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