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骨活检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3362.6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姚柏艇;姚益奇;王文波;卓清山;张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检 器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骨活检器械,包括:取骨钻,近端设有旋转柄,远端设有切割刃部;切割刃部的远端面中心设有定位刃部,切割刃部的远端面切割出十字结构,相邻的两轴之间设有骨屑通道,骨屑通道与旋转柄内部的收集腔连通;骨屑通道包括连通的远端骨屑通道和周向骨屑通道;相邻的两骨屑通道之间的切割刃部的外表面的相同侧设有钻削刃部,钻削刃部包括端面钻削刃部和周向钻削刃部;推杆,推杆的外表面与取骨钻内表面螺纹连接,推杆远端与收集腔的底部接触。本发明提供的取骨活检器械,可以一次性获取足量的骨屑,简便取骨操作的步骤,减少取骨所耗费的时间,实现快速、足量、安全地取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骨活检器械。
背景技术
目前,在开展脊柱、创伤关节及其他手术时,临床手术医生常常需要在患者手术临近部位取相应骨质,来识别患者是否存在骨癌,最终评价可否开展常规手术流程。现有的取骨活检作法为两种:
①采用取骨切割钻钻削骨质部位,骨质预存至骨屑槽内,达到一定取骨量,回撤取骨钻,采用锋利器械剔除骨屑槽内的骨质开展骨癌的快速检测。
采用该取骨方式,在取骨过程中,骨屑往往由于骨钻的旋转离心力导致大部分骨屑脱离钻削槽,导致骨量不足,进而无法开展骨癌的快速检测,需重复取骨,给患者带来非预期的伤害。
②采用环切钻的方法取骨,该方法取骨的骨量充足,取骨后取出环切钻内块骨实施骨癌的检测。
采用该取骨方式,骨质很大程度无法与主体部分骨断开,导致骨钻的取出时,骨质不随取而脱离主体,进而取骨失败。需重复多次取骨,给患者带来非预期的伤害。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进行了以下研究:
专利CN110269662A提供了一种取骨工具,具体取骨方法为:先驱动定位针内部带有螺纹的定位杆钻入骨块并限深,再驱动外套管锯齿部分环形切割,切割成环,再提拉取出骨块。该取骨工具的缺陷为:(1)该取骨器需要对骨质进行两次切割取骨,操作较为繁琐;(2)在完成环形切割后提拉骨块时,由于螺纹接触有限,存在无法提取骨块的现象,特别在临近关节松质骨区域无法提取出骨块的现象尤为突出;(3)环形切割时,由于器械与骨质的切割摩擦,产热集中在环切锯齿上,易造成骨灼伤。
专利KR1020120128076A提供了用于收集骨头的钻头。该取骨工具的缺陷为:(1)两刃钻削,散热差,切割时产热集中,易出现骨质灼伤情况;(2)外形弹簧套,在高速离心旋转时,弹簧缺口处容易堆积骨屑,从而大大降低弹簧伸缩功能,使得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钻削深度;(3)钻削前端设计两刃口,端口轴向暴露空间大,提取取骨钻时,骨屑易出现掉落现象,储骨仓内无法获得较为充足的骨屑量;(4)取骨结束后,骨屑剔除较为不便。
专利CN111358505A一种微创骨髓活检取材针,通过三棱椎头和三个锥面上的通道,实现骨质的切割和收集。该取材针的缺陷为:(1)钻孔时由于器械与骨块大面积接触引起骨灼伤的现象;(2)头部三棱锥面设计、尾部圆柱体设计中,由于外圆与孔间的摩擦,势必限制了钻孔深度,从而减少了取骨量。
尽管取骨应用十分普及,但从取骨的效果分析,现有的技术还无法达到临床使用上方便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因此,引入一种取骨方便且取骨效率高的取骨活检器来替代现有取骨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基于发明该取骨活检器,需从钻削锋利,预设取骨仓空间及取骨量充足考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取骨活检器械,通过该器械,在临床手术前,可以快速、足量、安全地取骨检测,来识别患者是否存在骨癌,以便评估是否正常开展临床手术的流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骨活检器械,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3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