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片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02723.5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7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杨萌;周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G06F15/7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晓芬 |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南市自由贸易试验***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片上系统,包括多个主机设备,多个从机设备,多个结构相同且与各从机设备唯一对应的预处理组件,一端与各主机设备相连、另一端与各预处理组件相连的连接器。预处理组件包括含有自定义写通道和自定义读通道的自定义接口、读写接口、读写操作转换状态机、异步fifo模块和从机错误检测模块,从机错误检测模块与读写操作转换状态机相连。读写操作转换状态机完成自定义接口分别与写接口、读接口之间的数据交互和时序转换;写数据操作和读数据操作通过异步fifo模块实现不同时钟域的隔离;从机错误检测模块检测写地址通道和读地址通道的错误,并响应错误信号。本申请简化了AXI的接口时序,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片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的不断发展,对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芯片的处理速度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总线作为连接各个功能模块的中枢桥梁,对SOC系统的性能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多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的系统。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高级微控制器总线架构)总线是ARM公司与其他芯片公司包括高通、东芝和爱立信共同研发的,以满足SOC系统对于多用户高性能低功耗的需求,并且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总线开发时间及使用环境,AMBA总线又可分为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高级外围总线)、AHB(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Bus,高级高性能外围总线)和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先进可扩展接口)总线,其支持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同时开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AXI总线作为高性能总线的代表,对开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对SOC的开发周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SOC往往会存在多个从机设备,主机设备的总个数一般小于从机设备的总个数,导致整个AXI接口时序很复杂,SOC的系统开发难度较大。且在检测各从机设备的工作状态时,需要依赖从机设备所产生的错误响应信号,SOC的系统可靠性不高。
鉴于此,如何优化从机设备与其所挂载的AXI总线之间的数据处理方式,简化AXI的接口时序,降低SOC的系统开发难度,提高SOC的系统可靠性和系统可用性,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片上系统,优化了从机设备与其所挂载的AXI总线之间的数据处理方式,简化AXI的接口时序,降低SOC的系统开发难度,提高SOC的系统可靠性和系统可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片上系统,包括AXI总线系统,所述AXI总线系统包括多个主机设备、多个从机设备和连接器,还包括多个结构相同的预处理组件,每个预处理组件唯一对应一个从机设备;所述连接器一端与各主机设备相连,另一端与各预处理组件相连;
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自定义接口、读写操作转换状态机、写接口、读接口、异步fifo模块和从机错误检测模块;所述自定义接口包括自定义写通道和自定义读通道,所述写接口对应写数据通道,所述读接口对应读数据通道;所述从机错误检测模块与所述读写操作转换状态机相连;
所述读写操作转换状态机用于完成所述自定义接口分别与所述写接口、所述读接口之间的数据交互和时序转换;
所述异步fifo模块用于使得写数据操作和读数据操作实现不同时钟域的隔离;
所述从机错误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写地址通道和读地址通道的错误,并响应错误信号。
可选的,所述从机错误检测模块用于当判定写保护区基地址小于所述写地址通道的写地址信号、且所述写保护区基地址和写保护区空间地址之和大于所述写地址信号,则生成错误信号,并将写响应信号置为从机错误标识值,同时将写响应有效信号拉高,直至写响应准备信号同时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海国创云计算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2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