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经止痛红枣核桃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00978.8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87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舒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52;A23L33/105;A23L33/10;A23C11/10;B01D15/08;B01D15/20;C08F212/06;C08F222/38;C08F265/04;C08F230/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洞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46 | 代理人: | 刘少伟 |
| 地址: | 262600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经 止痛 红枣 核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经止痛红枣核桃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1:将核桃和红枣进行打浆,得到红枣核桃原浆;A2:称取中药原料,粉碎,得到混合粉末;A3:取上述混合粉末,通过冷等离子体用He等离子破壁处理;采用醇提和水提相结合,得到中药提取液;A4:将上述中药提取液进行层析,收集洗脱液,得到中药活性液;A5:将红枣核桃原浆、中药活性液、羟丙基‑β‑环糊精混合,均质,杀菌,冷却,罐装,包装。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原料利用率低,造成物质浪费,通过对原料进行等离子破壁处理,再通过添加具有选择性的树脂进行有效物质的吸附,从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最终达到治疗调经止痛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经止痛红枣核桃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坠胀等不适症状,大多伴有腰骶部酸痛,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四肢厥冷、昏厥等。痛经严重者常影响妇女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所以大量研究者为探求治疗痛经的治疗方法。痛经中医又称“经行腹痛”。经期前后,由于子宫、冲任气血变化急剧,气血由实变虚,血海由满变泄,致病因素乘虚而入,导致气血失于濡养,运行不畅,不荣而痛,不通而痛,发为痛经。通过经络的输布,深入体内并发挥药物“归经”之效能,使之达于脏腑气血失调的病所,使气血调和,冲任、胞宫气血运行通畅,瘀血化,痛亦止,“通则不痛”。
中医通过“舒肝解郁,疏通经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来治疗痛经,但是通常需手工调敷药材外用,使用方法较为繁琐,不便捷,病人的依从性差。部分使用的外用贴剂或是肚脐贴剂多存在吸收性能低下进而导致使用时间明显增长。现常用于治疗痛经的方法是采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不仅食用方便,疗效巩固,毒副作用小,起到标本同治与预防的三重效果,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可以达到标本同治、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目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10929070.3)公开了一种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妇科疾病的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在中药提取物制备过程中采用常规大孔树脂进行提取有效成分,由于该大孔树脂没有选择性吸附,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也吸附了有效物质成分,降低了活性成分含量,从而降低了物质利用率,最终导致治疗的效果不佳或者治疗时间过长,见效很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经止痛红枣核桃露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调经止痛红枣核桃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将核桃和红枣进行打浆,得到红枣核桃原浆;
A2:称取中药原料,粉碎,得到混合粉末;
A3:取上述混合粉末,通过冷等离子体用He等离子破壁处理;加入乙醇水溶液超声提取,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A;将滤渣和水混合,再提取,过滤,保留滤液B,合并滤液A和滤液B,得到中药提取液;
A4:将上述中药提取液通过装好树脂的玻璃层析柱,洗脱,收集洗脱液,得到中药活性液;
A5:将红枣核桃原浆、中药活性液、羟丙基-β-环糊精混合,均质,杀菌,冷却,罐装,包装。
优选的,调经止痛红枣核桃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将核桃去壳、去皮后,加水浸泡,得到去皮核桃仁;再将去皮核桃仁和水一同放入粉碎机进行打浆,得到核桃原浆;将红枣去核、清洗、沥干后,将去核红枣和水一同放入粉碎机进行打浆,得到红枣原浆,将核桃原浆和红枣原浆混合,得到红枣核桃原浆;
A2:称取中药原料,粉碎,得到混合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舒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舒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09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