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0394.0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1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博;郦强;付静;嵇琴吉;洪润江;张坤;朱俊杰;陆涔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84 | 分类号: | F16L37/084;F16L53/34;G01R31/68;F01M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章荣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接头 结构 | ||
1.一种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包括: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快插阴接头,且所述主壳体内设置有加热管;
与所述快插阴接头配合的快插阳接头;
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上的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管配合的加热组件;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快插阳接头连接状态的通电诊断运动组件;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主壳体一体成型的第一壳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壳座连接的第一端盖;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主壳体一体成型的第二壳座,以及与所述第二壳座连接的第二端盖;
所述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一体成型形成集成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座沿轴向布置于所述第一壳座与快插阴接头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第一接插头,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二接插头,所述第一接插头与第二接插头呈180°相对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与加热管之间设置有用于绝缘的隔板,所述隔板与主壳体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块、定位套、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加热单元以及电极板,所述第一端盖内分别封装有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所述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分别嵌设于所述定位套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端子接触,另一端与电极板接触,所述加热单元位于所述电极板与导热块之间;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端子接触,另一端与导热块接触;
所述隔板呈弧型,所述导热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隔板贴合的弧形导热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诊断运动组件包括活动柱,所述活动柱上分别卡套有密封膜和导电片,且所述活动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端盖内分别封装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所述密封膜的侧边被压紧于所述第二壳座与第二端盖之间;
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盖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密封膜顶壁接触;
所述活动柱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密封膜底壁接触的径向延伸环,则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力能够通过所述密封膜作用于活动柱,使得所述活动柱的端部凸出于所述主壳体内侧壁;
其中,所述快插阳接头插入所述快插阴接头后,与所述活动柱凸出端接触并驱动所述活动柱沿径向移动,使所述导电片同时与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所述快插阳接头与快插阴接头脱离后,所述活动柱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复位,使所述导电片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外侧壁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密封膜接触的定位环板;所述活动柱上套设有位于所述定位环板内侧的限位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活动柱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孔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活动柱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电片的形变槽,且所述活动柱端部设置有嵌于所述形变槽内的卡钉。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上通过冲压形成导电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快插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凸起的截面呈三角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恩都法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03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模型的数据质量核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通用网关的数据传输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