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与发射安全互锁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7937.8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鲁辛凯;汤露;谭华锋;刘峰;黄毅;屈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1F1/00 | 分类号: | F41F1/00;F41F3/00;F41F5/00;F41F7/00;G08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温子云;付雷杰 |
地址: | 443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发射 安全 互锁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讯与发射功能的互锁控制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通过微控制器、逻辑控制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实现;其中,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命令输出对弹药的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或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到所述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上配置有安全控制软件,所述安全控制软件用于控制对弹药的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或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在时序上互斥;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由多个非门逻辑电路和与门逻辑电路变换组合而成,用于在硬件上对两路使能控制信号进行互锁控制,当两路控制信号同时存在时互锁并结束;否则,将其中一路信号输出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类型,进行驱动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信号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讯与发射安全互锁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飞机、舰船、车辆等载体平台的通讯与发射功能安全互锁控制方法。可用于实现发射控制系统与弹药之间的通讯交互、数据装定以及弹药发射等任务,具有软硬综合控制、容错性好、安全性高、抗干扰能力强、平台适应性好,以及低功耗等特点。
目前飞机、舰船、车辆等载体平台与搭载弹药之间的通讯交互、点火发射是最重要的两种任务功能。这两种任务功能属于不同的任务剖面阶段,并且不可能同时发生,在时间上存在必然的互斥关系。例如:发射控制系统与弹药进行通讯交互时,一般是执行参数装定任务,若此时执行点火发射任务,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伤;而当发射控制系统对弹药进行点火发射时,弹药接收到点火发射信号后将立即发射,此时也不存在执行通讯交互的必要性。发射控制系统与弹药之间的正常工作时序是:先进行通讯交互,完成弹药检测、数据装定等任务,确定弹药状态正常后,再执行点火发射任务。因此,需要对通讯与发射功能在软件、硬件上进行综合控制,既要在时序上对通讯与发射功能实现互斥,也要在功能上对这两种功能实现互锁,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通讯与发射功能的互锁控制方法和系统,为了解决飞机、舰船、车辆等载体平台通讯交互与点火发射之间功能的互斥和互锁,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讯与发射功能的互锁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微控制器、逻辑控制电路和驱动控制电路实现;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根据命令输出对弹药的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或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到所述逻辑控制电路;所述微控制器上配置有安全控制软件,所述安全控制软件用于控制对弹药的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或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在时序上互斥;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由多个非门逻辑电路和与门逻辑电路变换组合而成,其用于根据如下条件进行判断:条件1,若接收到的所述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中存在所述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条件2,若接收到的所述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中存在所述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若条件1或条件2任意一条成立,则进行互锁控制并结束;否则,将该使能控制信号输出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类型,进行信号进行驱动控制。
特别地,所述微控制器发出的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采用单路I/O端口输出,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采用两个I/O端口输出;当发出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的两个I/O端口中,第一端口输出1时,第二端口输出0时,表示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有效;所述两个I/O端口的其他逻辑组合的输出形式均表示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无效。
特别地,所述逻辑控制电路进一步包括: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具有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的两个I/O端口;将所述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进行整合处理后,生成整合的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所述逻辑控制电路中接收到的所述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的一路通过连接第一非门逻辑电路后与所述整合的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共同连接第一与门逻辑电路;所述整合的点火发射使能控制信号的另一路还连接第二非门后与所述通讯交互使能控制信号共同连接第二与门逻辑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未经宜昌测试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79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