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解絮方法和磁种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97834.1 | 申请日: | 202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7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 发明(设计)人: | 谭国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源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周长福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方法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力解絮方法和磁种回收装置,其主要思路是利用磁力差实现磁性絮体的分散解絮。由于磁性絮体中的非磁性污泥不受磁力吸附,磁种却受到磁力吸附,导致絮体中磁种与非磁性污泥产生极大的速度差,絮体结合链被剪切破坏,实现对磁性絮体的分散解絮和磁种的回收;本发明提供的磁力解絮方法和磁种回收装置与传统磁种分离设备公开的解絮方式完全不同,克服了传统机械式高速分散装置能耗高、叶轮磨损快、更换维护困难、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的问题;也克服了分散叶轮磨损或高剪机密封失效,磁种回收效果差的问题;并且本发明提供的磁种回收装置应用于大流量污水处理具有能耗低、噪音小、处理能力大回收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中磁分离净化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力解絮方法及磁种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磁混凝净化工艺,通过向污水中投加磁种、混凝剂(PAC)、助凝剂(PAM),发生混凝反应,使污染物与磁种结合形成磁性絮体,通过快速分离实现污水净化。磁混凝净化工艺,根据磁性絮体与水分离的不同实现方式,可细分为磁混凝磁分离工艺,及磁混凝沉淀工艺系统。
磁混凝磁分离净化废水工艺系统,包括加药装置、磁混凝反应系统、磁分离机、磁种回收机、污泥脱水机等。该工艺系统由于采用磁力吸附分离净化原理,具有固液分离速度快,系统占地少、土建量少、施工周期短、系统集成化程度高、出泥含水率低等优点,在黑臭河道水、高浓度矿井水、重金属废水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磁混凝沉淀工艺系统,包括加药装置、磁混凝反应系统、沉淀系统、磁种回收机和污泥脱水机等;该工艺系统采用加载沉淀方式实现固液分离,表面负荷高,占地少、设备投资成本低,在市政污水除磷提标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上述两种磁混凝净化工艺中,磁种回收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磁种的损耗程度和补充投加量,影响系统运行成本。磁种回收率低也意味着磁种随出水流失、随污泥流失,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能否提供高性能磁种回收机,对该类净化工艺的市场应用前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磁混凝磁分离净化工艺中,为实现磁种回收,专利号为201210085084.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磁分离磁鼓,由分散装置、磁回收装置、磁种投加装置一体化构成,分散装置位于磁回收装置前,磁种投加装置位于磁回收装置后,磁回收装置为转动的磁鼓。
在磁混凝沉淀工艺中,通常采用的磁种回收系统,包括高剪机和基于磁选原理的磁种回收机,其中磁种回收机由固定可调角度的扇形磁场区和转动的不锈钢外筒构成。
上述两种工艺中的磁种回收装置均需要在前端设置高速分散装置或高剪机,利用机械剪切力破坏磁种与非磁性污泥的絮体结合,分散的磁种通过磁场的磁力吸附回收,非磁性污泥进入脱水系统处理。其中的高速分散装置能耗高、叶轮磨损快、更换维护困难、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分散叶轮磨损或高剪机密封失效后,磁种和非磁性污泥的絮体结合链难以被打散,导致磁种回收效果差。
上述两种磁种回收机,由于磁场作用面积较小,都存在处理能力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力解絮方法,具体如下:
通过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构建磁力差,其中第一部件的磁场强度大于第二部件;
第二部件从含水磁性污泥中收集磁性絮体污泥,第一部件收集磁性絮体污泥中的磁种;
利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构建的磁力差,使磁性絮体污泥中的磁种脱离第二部件而加速向第一部件一侧跳汰移动,磁性絮体污泥中的非磁性污泥不受磁力吸附,由此导致絮体中磁种与非磁性污泥产生极大的速度差,絮体结合链被剪切破坏,实现对磁性絮体的分散解絮和磁种的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源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源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7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