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5222.9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珍珍;孙新运;王浩东;于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瑞电投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6 | 分类号: | G01M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汶泉发展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极板 气密性 自动检测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中,液流电池双极板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上工装板;下工装板,所述下工装板和所述上工装板可操作地闭合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下工装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充气机构,所述充气机构与所述上工装板连接,所述充气机构用于对所述容置空间充气;气密检测机构,所述气密检测机构与所述上工装板连接;容置空间内可操作地放置有一待测件,且所述待测件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上进气部和下出气部。通过对本发明的应用,提供了一种自动检测双极板的气密性的装置,且在自动检测工序的配合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减少人力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负极均使用液体的电解质,正负极的电解液以隔板分开各自循环,电解液在电池框和极板围成的正极室或负极室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对于由多个单片电池组成的电堆,隔板的一面接触的是一个单片电池的正极,另一面接触的是另一个单片电池的负极,因此隔板被称为双极板。对于电解质是流动的液体的电池而言,对电池的密封性要求比较高,为了保证液流电池的安全性,要对双极板的气密性进行检测,目前多采用人工对双极板气密性进行检测,设备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要求比较高,且检测效率低,不能满足公司规模化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包括:
上工装板;
下工装板,下工装板和上工装板可操作地闭合形成一容置空间,下工装板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充气机构,充气机构与上工装板连接,充气机构用于对容置空间充气;
气密检测机构,气密检测机构与上工装板连接;
容置空间内可操作地放置有一待测件,且待测件将容置空间分隔为上进气部和下出气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密封圈,密封圈的上缘与上工装板连接,密封圈的下缘可操作地抵于下工装板上,密封圈、上工装板和下工装板共同形成容置空间。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下工装板的上表面的外缘设置若干限位块,若干限位块围绕待测件设置,若干限位块的一侧均与与密封圈的外缘相匹配。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丝杆滑轨和滑块组件,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丝杆滑轨,滑块组件可移动地设置于丝杆滑轨上,下工装板的下表面固定于滑块组件上。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工装板开设一充气孔和一检测孔,充气孔连接充气机构,检测孔开设于密封圈的内侧,检测孔开设于上工装板的下表面,气密检测机构的检测端设置于检测孔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充气机构包括:气源和电子气压控制阀,气源连接电子气压控制阀,电子气压控制阀连接充气孔。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气密检测机构包括电子流量计和检测管道,检测管道连接检测孔,电子流量计的检测端设置于检测管道内。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连接柱,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连接柱的上端,连接柱的下端连接上工装板的上表面。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控制面板,伺服电机、电子气压控制阀和电子流量计均连接控制面板。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流电池双极板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液流电池双极板气密性自动检测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待测件放置于下工装板的上表面;
步骤S2,上工装板压紧下工装板并形成容置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瑞电投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和瑞电投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5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