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地面试车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5079.3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6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琛;刘畅;白会新;高名扬;聂尔冰;郝晓红;武佳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4 | 代理人: | 靳鹏超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 活塞 发动机 地面 试车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试车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地面试车台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设有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设有横梁,所述前支架位于后支架远离挡板的一端,所述后支架顶部设有缓冲波纹管,所述缓冲波纹管顶部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顶部设有连接带,所述挡板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设有中控台;所述后支架远离挡板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后支架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该试车台不仅可以提高对发动机的减震缓冲效果,适应发动机的各种空速,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同时在发动机震动时避免底座与其共振,提高操作的舒适性以及装置的耐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试车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地面试车台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技术难度大、工作条件复杂、维护要求苛刻、研制使用费用较高的热动力装置。它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对于飞机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航空发动机在寿命期内,为了保证飞行安全,按规定必须要定期对航空发动机进行试车,检测发动机各项性能的好坏。
中国发明专利CN2020112581858公开了一种具有离合器的无人机活塞发动机试车台架及方法,属于无人机领域;包括架体、发动机安装板、启动电机安装板、启动电机伺服控制柜、启动电机伺服机构;所述架体为两端不等高的桁架结构,用于支撑整个装置;所述启动电机伺服控制柜安装于架体底部,通过电缆及控制手柄远程控制所述启动电机伺服机构;所述启动电机安装板通过启动电机伺服机构水平固定于架体低的一端,用于安装启动电机组件;所述发动机安装板水平固定于架体高的一端,用于安装活塞发动机;该活塞发动机试车台试车麻烦,多用性差,稳定性差。
同时在对航空活塞发动机进行安装时对发动机的定位精度要求高,适应性较差,无法对多个航空活塞发动机进行试车检测,并且在试车过程中对航空活塞发动机的震动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发动机启动时会产生高温环境,也会对试车台内部的结构造成损坏。
同时在对螺旋桨进行调速时会改变发动机的空速,从而对试车台的平衡造成损坏,主要包括当空速加快时会造成试车台向后倾倒,而空速过快时由于活塞发动机前端重量过大会造成试车台向前倾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地面试车台系统,该试车台不仅可以提高对发动机的减震缓冲效果,适应发动机的各种空速,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同时在发动机震动时避免底座与其共振,提高操作的舒适性以及耐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活塞发动机地面试车台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挡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设有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设有横梁,所述前支架位于后支架远离挡板的一端,所述后支架顶部设有缓冲波纹管,所述缓冲波纹管顶部设有发动机,所述发动机的顶部设有连接带,所述挡板远离发动机的一侧设有中控台;
所述后支架远离挡板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后支架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内部设有第一气道,所述进气口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气阀与第一气道相连通,所述挡板的内部设有第一竖气道,所述第一竖气道与第一气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竖气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铅坠,所述铅坠的顶部与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气道靠近发动机的一侧设有第一出气口;
所述进气口的顶部连通有第二气道,所述第二气道与缓冲波纹管相连通,所述进气口的底部通过第二气阀设有第三气道,所述第三气道的底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穿过底座设有吸盘;所述横梁内部设有第四气道,所述第三气道与第四气道之间通过第三气阀相连通;所述前支架的内部设有第二竖气道,所述第四气道与第二竖气道相连通,所述第二竖气道的两侧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竖气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牵引块,所述牵引块的顶部设有拉绳,所述拉绳的顶部穿过前支架与发动机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5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膜基质注射针头
- 下一篇:一种全电推进立方体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