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空器柔性机翼静载式称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4457.6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0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G19/393 | 分类号: | G01G19/393;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张立君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航空器 柔性 机翼 静载式 称重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器柔性机翼静载式称重设备,包括:上位机和多个称重平台;多个所述称重平台用于共同承载待称重机翼并对所述待称重机翼进行称重;所述称重平台包括:通讯收发模块、控制器和称重传感器;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称重传感器测量的重量数据,并通过所述通讯收发模块将所述重量数据发送至所述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重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待称重机翼的重量。本称重设备分为多个称重平台,采用多点支撑方式称重,结构紧凑,适合多种机翼翼型称重,能够准确测量机翼的重量,以确认生产工艺各阶段的增重、总重是否满足工艺指标要求,并为后期质量工艺溯源提供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器柔性机翼静载式称重设备。
背景技术
航空器的重量特性贯穿于航空器设计、制造和试飞的全过程中,而机翼作为航空器主要的升力来源,同时也是主要的重量贡献来源,机翼的重量特性监控是直接影响航空器制造环节的一个重要工艺特性指标,尤其包括制造环节新增加的蒙皮重量、电气线缆等元器件重量。根据航空器柔性机翼静载式称重设备的实际需求,为了保证机翼在生产过程中记录各工艺环节增重及最终产品重量,确保机翼制造工艺各环节的稳定性,并且为今后的产品提供生产工艺数据依据,需要对航空器机翼生产阶段各工艺环节重量及增重进行检测。
现有的检测设备测量精度低,体积庞大、不适合转运,尤其对于每次增重较小的工艺环节,难以有效测量增加的重量,且现阶段不同型号航空器机翼尺寸差异较大,无法满足多型号机翼称重。
因此,期待一种航空器柔性机翼静载式称重设备,便于称量航空器机翼重量参数指标、适合多型航空器机翼尺寸、测量精度高、安全可靠,以方便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航空器柔性机翼静载式称重设备,能够准确测量机翼的重量,以确认生产工艺各阶段的增重、总重是否满足工艺指标要求,并为后期质量工艺溯源提供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器柔性机翼静载式称重设备,包括:上位机和多个称重平台;
多个所述称重平台用于共同承载待称重机翼并对所述待称重机翼进行称重;
所述称重平台包括:通讯收发模块、控制器和称重传感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称重传感器测量的重量数据,并通过所述通讯收发模块将所述重量数据发送至所述上位机;
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重量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所述待称重机翼的重量。
可选方案中,所述称重平台包括升降机构和距离传感器;
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升降;
所述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高度;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采集所述距离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数据,以及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
可选方案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第一转向箱、第二转向箱、第三转向箱和四个升降机;
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箱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转向箱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箱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转向箱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向箱和所述第三转向箱各自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一个所述升降机,所述升降机顶部具有第一承载板。
可选方案中,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表面设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央设有机翼固定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第二承载板,所述机翼固定部用于与所述机翼连接;
所述称重传感器夹设于所述第一承载板和所述第二承载板之间。
可选方案中,所述称重平台具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万向脚轮,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具有支撑板,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44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