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移动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4406.3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0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孙昕;柴多生;马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山银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胜佰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26 | 代理人: | 张串串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科***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活 泥土 微生物 移动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移动式装置,涉及水污染治理领域。该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移动式装置,包括燕尾形机体,机体的侧面截面形状和机翼的截面形状一致,机体的下部前端设置有若干进水口,进水口的后部对应设置有射流机构,进水口连通有第二管,第二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有射流机构中的水泵,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设置的射流管,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室,第二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管,第一管的另一端和储液腔室连通,第一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阀,机体的上端后部连接有尾翼及舵机,机体的内部设置控制系统和超声波探头。该发明装置能低阻力快速水下运动,不搅动底泥,提高装置作业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移动式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若采用废水处理站处理污染水体成本高,若采用湿地的形式净化,占地大。原位微生物治理技术在提升水质的同时改善了底泥,并有利于水体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从一定程度上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1]。故提高水体中原位微生物可以实现水体的净化,同时避免采用外源微生物净化水体的污染。
可以通过原位增加微生物数量,即通过投放水体中原位微生物,或者向水体中投入促进剂,促进原位微生物的增殖,或者抑制外源微生物的活力,提高原位微生物的竞争力。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对微生物具有激活作用,使微生物的累积耗氧量明显增加,有效地提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2]。
若将促进物质直接投放至水体中,随着水流的冲刷,所投放的促进物质浓度被稀释,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可将物质混入水体河床中,即水体的底泥里,减少流水冲刷的损失。而现有的水下潜行器方方正正,在其行进过程中水流阻力大,在水下的作业效率低。或者现有的水下潜行器采用螺旋桨动力,激起的底泥,使得水下的作业环境变差。
[1]皮晓宇,刘凯,王擎宇,等.原位微生物技术在亮马河水质提升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2020,38(8):4.
[2]杨磊,孔兰芳,胥峥,等.复合酶生物促进剂在底泥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环保产业,2011(11):4.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移动式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水体泥底原位微生物促进剂投放装置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激活底泥土著微生物的移动式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呈燕尾形,且机体的侧面截面形状和机翼的截面形状一致;
所述机体的下部前端设置有若干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后部对应设置有射流机构;
所述进水口连通有第二管,所述第二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有射流机构中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设置的射流管;
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液腔室,所述第二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管,所述第一管的另一端和储液腔室连通,所述第一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阀;
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系统和超声波探头,所述机体的上端后部转动连接有尾翼和舵机。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和超声波探头均位于机体的前部。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上端前部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下方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和储液腔室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管道,且管道和下方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管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阀。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位于机体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山银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山银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4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