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及制备方法、杀菌剂在防治橡胶炭疽病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2339.1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0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曾艳波;畅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11/76 | 分类号: | C07D311/76;A01N43/16;A01P3/00;C12P17/06;C12R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婉 |
地址: | 571101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杀菌剂 防治 橡胶 炭疽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化合物及制备方法、杀菌剂在防治橡胶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I)式所示。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橡胶炭疽菌的活性,且在制备该化合物时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通过本化合物制备的杀菌剂敏感性强、毒性低、毒副作用小的、安全有效、与环境相容,保证了农产品的无公害和绿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化合物及制备方法、杀菌剂在防治橡胶炭疽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橡胶是我国四大战略物资之一,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热带作物。由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我国橡胶树上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橡胶树的叶、叶柄、嫩梢和果实,严重时引起嫩叶、嫩梢回枯和果实腐烂。该病害每年大面积发生,发生范围逐年扩大,发病趋势越来越严重,造成天然橡胶产量损失不断增加。
微生物作为重要的天然抗生素来源,提供了大量的抗生素资源,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就是从青霉菌中分离来的,它的发现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而近年来,微生物天然产物在农业抗生素方面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了生物源农药的主要来源之一。放线菌N0769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公主岭霉素,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禾本类黑穗病、水稻恶苗病、稻瘟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由吸水链霉菌井冈变种产生的井冈霉素,对水稻、小麦纹枯病具有卓越的防治效果。在环保意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今天,寻找其他可替代的、毒副作用小的、安全有效的、与环境相容的生物源天然产物农药来防治病虫害,保证农产品的无公害和绿色是新型农药研发的主流思路。
目前化学防治是橡胶炭疽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以多菌灵为代表的苯并咪唑类农药和以咪鲜胺为代表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类(DMIs)及复配产品是防治橡胶炭疽病的主要药剂。由于苯并咪唑类药剂作用靶标单一,长期单一使用很容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多菌灵一直是防治橡胶炭疽病的主要药剂之一,早在2003年就有橡胶炭疽病菌对多菌灵农药的敏感性明显降低的报道。最近的研究表明橡胶炭疽病菌对多菌灵的抗药性发展较快。尖孢炭疽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要显著低于胶孢炭疽菌。因此,迫切需要筛选出新的敏感性强、毒性低的天然农药来防治橡胶炭疽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化合物及制备方法、杀菌剂在防治橡胶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橡胶炭疽菌的活性,且在制备该化合物时工艺方法简单、成本低。通过本化合物制备的杀菌剂敏感性强、毒性低、毒副作用小的、安全有效、与环境相容,保证了农产品的无公害和绿色。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化合物,其结构式如(I)式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上述菌株接种后发酵培养,得到培养液;
S2:取培养液与乙酸乙酯混合,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提取物;
S3: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乙酸乙酯部分;
S4:取乙酸乙酯部分经正向减压硅胶柱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二氯甲烷-甲醇洗脱后,收集馏分,进行柱层析分离。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S1中上述发酵培养的培养基为大米固体培养基,培养时间为30d,培养温度为28℃。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S2中上述乙酸乙酯的体积与上述培养液的体积比为1:1,上述混合的次数为3次,上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40~60℃。
作为优选,上述制备方法S4中上述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分别为1:0、20:1、10:1、8:2、7:3、6:4、5:5、3:7、0:1,上述二氯甲烷-甲醇的体积比分别为9:1、8: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23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