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FecB基因g.A746G定点突变绵羊的试剂盒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6529.2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2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龙;周世卫;陈玉林;高亚伟;王倩;蔡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2 | 分类号: | C12N15/12;C12N15/10;C12N15/63;C12N15/66;C12N15/89;C12N15/113;C12N5/10;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领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82 | 代理人: | 陈士骞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fecb 基因 a746g 定点 突变 绵羊 试剂盒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FecB基因g.A746G定点突变绵羊的试剂盒及其方法。所述的试剂盒中含有FecB‑pegRNA的体外转录模板质粒、FecB‑sgRNA的体外转录模板质粒以及PE2mRNA的体外转录模板质粒,以FecB‑pegRNA的体外转录模板质粒、FecB‑sgRNA的体外转录模板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的FecB‑pegRNA体外转录模板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FecB‑sgRNA体外转录模板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将体外转录获得的pegRNA、sgRNA及PE2mRNA纯化后混合,注射入绵羊受精卵细胞质中,受精卵体外培养后移植入同种雌性绵羊输卵管中,生产的后代经检测后获得FecB基因g.A746G定点突变绵羊。本发明模拟自然界中存在的FecB基因g.A746G绵羊,同时与传统CRISPR/Cas技术相比极大地避免了随机突变、bystander突变、脱靶突变及基因组损伤,因此安全性更高。本发明为绵羊的精确基因编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FecB基因g.A746G定点突变绵羊的试剂盒及其方法,特别地,涉及一种利用新型基因编辑系统Prime Editing生产FecB基因g.A746G定点突变绵羊的试剂盒及其方法。属于动物基因工程和遗传修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RISPR/Cas系统是在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系统,能特异性地靶向并切割噬菌体DNA以抵御入侵。经人工改造后的CRISPR/Cas9技术借助sgRNA与基因组DNA序列的特异性识别与结合作用,能够实现对靶基因的定点切割,在生物学相关领域应用广泛,涉及到生物、医学和农业等。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哺乳动物中最常见的遗传变异类型。据报道,大量单碱基突变与人类疾病及生产性状相关。单碱基编辑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基因组定点突变方法,其能够实现A→G与C→T的点突变,但不能实现4种碱基的任意变换,同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存在着一定的脱靶效应。最近报道的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Prime Editing(PE)不仅保持了精准编辑,还大幅度减少了脱靶效应,同时能够实现4种碱基的任意变换。该技术是在dCas9蛋白上融合了一个反转录原件,同时在sgRNA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两段新的序列——引物结合序列(Primer binding site,PBS)以及转录模板序列(RT template including edit,RT)。其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原有的sgRNA序列仍结合PAM序列后的约20个碱基,打开DNA双链,引导改造后的dCas9蛋白。PBS序列则在解螺旋的另一条单链上与设计位点结合,起到一个类似PCR过程中引物结合DNA单链后引导后续链合成的作用,引导后续的RT序列在反转录原件作用下的反转录过程,一般情况下,靶向编辑位点的编辑信息包含在RT序列中。
FecB基因是最早发现的控制绵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对排卵数的影响呈加性效应,对产羔数的影响呈部分显性效应。一个FecB拷贝可增加1.3~1.6枚排卵数,0.9~1.2只产羔数,两个FecB拷贝可增加2.7~3.0枚排卵数,1.1~1.7只产羔数。研究表明,FecB基因的定点突变(g.A746G,p.Q249R)致使其高度保守区域中的谷氨酰胺突变为精氨酸,丧失部分生物学活性,降低其配体BMP4和GDF5对类固醇生成的抑制作用,加速颗粒细胞分化,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卵,提高动物的繁殖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生产FecB基因g.A746G定点突变绵羊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利用所述的试剂盒生产FecB基因g.A746G定点突变绵羊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65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发动机舱热仿真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BO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