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多种育种技术改良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生产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9554.8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8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秦艳平;喻子牛;张跃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朱聪聪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多种 育种 技术 改良 葡萄牙 牡蛎 三倍 生产 性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多种育种技术改良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生产性能的方法。通过二倍体快速生长系选育、三倍体诱导系构建、四倍体快速生长群系构建、杂交四倍体快速生长系构建、葡萄牙牡蛎三倍体回交改良系规模化生产等技术环节,综合利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回交育种技术,获得一种生长更快、育性更差、存活率高、品质好、100%三倍体率稳定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遗传改良新品系。通过本发明获得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遗传改良新品系比未改良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生长提高了9.30%~20.18%,产量提高了.89%~24.67%。而且显著降低了可育比例,未改良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繁殖期不育个体比例为0.67%~65.00%,而遗传改良后的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繁殖期不育个体比例提高至78.67%~81.6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农业中贝类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多种育种技术改良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生产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牙牡蛎是我国产量最高的牡蛎养殖品种,2020年其产量为207万吨,约占全国牡蛎产量的38.13%,主要集中养殖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葡萄牙牡蛎产值明显低于另外两个牡蛎经济种太平洋牡蛎和香港牡蛎,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个体小、性腺发育周期长、品质口感差、贝壳脆薄、价格低廉等缺陷,不能供应高端消费市场,这严重制约了葡萄牙牡蛎的发展。三倍体牡蛎具有生长快、存活率高、抵抗力强、个体大和育性差等特点,正好可以弥补葡萄牙牡蛎二倍体的缺陷,近两年已经在葡萄牙牡蛎养殖产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三倍体养殖过程中,发现葡萄牙牡蛎三倍体可育个体比例较高、部分三倍体性腺发育很饱且生长变慢,这一方面是与生存水域温度较高有关,另一方面也和葡萄牙牡蛎性腺发育机制有很大关系。产业迫切需要对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的生长和育性两个性状进行遗传改良。由于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的整体育性仍较差、可育比例仍显著低于二倍体且可育个体交配的子代存活率极低,直接进行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的选育极困难。这就需要对其亲本四倍体和二倍体进行遗传改良,间接培育得到葡萄牙牡蛎三倍体生长更快和育性更差的新品系。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可育比例很低且可育个体性腺发育较差,说明太平洋牡蛎的性腺发育基因表达量更低,可以把太平洋牡蛎优良滞育基因引入葡萄牙牡蛎中。
选择育种是水产动物中常见的一种育种技术手段,水生生物群体在野外海区环境中,由于受到环境影响,会产生性状分离和基因变异,部分个体会更加适应本地环境,进而产生优良性状个体,对这些优良性状持续进行选育,就可以选育得到优良群系。选择育种在水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嵴熊本牡蛎新品种“华海1号”、快速生长系禾花鲤新品种“乳源1号”、体重高和抗病性强新品种半滑舌鳎“鳎优1号”、体重和壳宽大的三角帆蚌新品种“申浙3号”、斑马壳色和生长快的菲律宾蛤仔新品种“斑马蛤2号”等都是通过群体持续选育得到的水产良种,都已经进行了实际应用,产生了良好效果,显著提高了产量和良种覆盖率。杂交育种分为种间杂交和种内杂交。在水产动物中,应用杂交育种比较普遍。通过杂交,可以增加子代的变异性,综合来自双亲的优良性状或产生新的优良性状,这就是杂种优势。在牡蛎中,杂种优势和杂种劣势共存,太平洋牡蛎和香港牡蛎、葡萄牙牡蛎和香港牡蛎表现出杂种劣势,而香港牡蛎和近江牡蛎、香港牡蛎和熊本牡蛎表现出杂种优势。扇贝新品种“渤海红”就是海湾扇贝和紫扇贝杂交后,以生长和存活为目标性状,持续选育到的水产新品种;白金丰产鲫是彭泽鲫和尖鳍鲤杂交后得到了生长快、雌性比例高、体型好的水产新品种。回交育种是传统育种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改良手段,在农作物和畜牧业中应用较为广泛,近些年来随着水产种业振兴的迫切需要,在水产动物中也开始使用。回交育种技术是可育的杂交子代和亲本进行轮回杂交的育种手段,能够叠加子代和亲本的优良性状,并保留亲本原有的一些优点,获得一种改良新品种。例如,鲤鲫杂种F1与鲤、鲫的回交制种,获得了生长快、产量高、抗逆性强的回交新品系;香港牡蛎和长牡蛎杂种子代与香港牡蛎的回交制种,获得了耐高盐、快速生长的“华南1号”新品种;海湾扇贝和紫扇贝杂种子代和海湾扇贝回交制种,获得了生长快、死亡率低、壳黑色的“青农2号”新品种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9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天线单元与天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胆道及胰管细胞无痛无创收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