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干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9314.8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6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徐铭;崔凯;贾菲;鲍红权;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25/06;C08K3/08;C08K5/12;C22C23/00;C22C21/00;C22C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霍红艳;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干扰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红外干扰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金属粉35%-75%;聚四氟乙烯5%-45%;聚芳香族热塑性粘合剂6%-35%;增塑剂0-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干扰材料,以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金属粉45%-65%;聚四氟乙烯20%-35%;聚芳香族热塑性粘合剂14%-16%;增塑剂0-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选自镁粉、钛粉和铝粉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为镁粉,其形式选自碎屑和球形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芳香族热塑性粘合剂选自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苯乙烯衍生物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对位或邻位取代的氯多苯乙烯、硝基多苯乙烯、聚苊、聚乙烯醇、聚乙烯芴、α-甲基多苯乙烯、α-氯多苯乙烯、α-烷基多苯乙烯和聚苯乙烯的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干扰材料的光谱范围为3-5μm,辐射强度为9845-13568wsr-1,燃烧时间为3.1-3.8s,质量燃烧速度为3.95-4.84g/s,成型效率高于80%。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方量的金属粉、聚四氟乙烯、聚芳香族热塑性粘合剂及增塑剂混合均匀,成型,即得所述红外干扰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式为压制成型或挤压成型。
10.一种红外诱饵,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诱饵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干扰材料制成,其光谱范围为3-5μm,辐射强度为9845-13568wsr-1,燃烧时间为3.1-3.8s,质量燃烧速度为3.95-4.84g/s,成型效率高于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93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现颗粒磨损的离散元模拟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