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用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6565.0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7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光毅;叶富城;罗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富域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11 | 分类号: | B01D33/11;B01D33/42 |
代理公司: | 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1 | 代理人: | 王彦昌;李志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顺峰居委会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焚烧 炉渣 处理 辅助 装置 | ||
1.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回收桶(5)、进料组件(6)、第一驱动组件(7)和第二驱动组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中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通过螺柱(201)与支撑板(3)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中镶嵌有固定组件(4),所述底座(1)通过固定组件(4)与回收桶(5)连接,所述回收桶(5)的左侧的支撑板(3)中安装有第一驱动组件(7),所述回收桶(5)的右侧的支撑板(3)中安装有第二驱动组件(8),所述回收桶(5)的正上方设置有进料组件(6);
其中,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了支撑腿(401)和固定圈(402),所述支撑腿(401)焊接在固定圈(402)的上侧壁;
所述回收桶(5)前侧壁中穿插有出水管(501),所述回收桶(5)的内部安装有外漏筒(503),所述外漏筒(503)的内部安装有内漏筒(504),所述外漏筒(503)的内壁上贴合有微孔漏布(5033),所述内漏筒(504)的内壁上贴合有细孔漏布(5043);
所述进料组件(6)包括了进料斗(601)、进料管(602)和管架(603),所述进料管(602)套接在进料斗(601)的底部,且进料斗(601)的底部周侧壁通过螺栓与管架(603)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7)包括了第一电机(701)、第一机架(702)、第一槽轮(703)和第一皮带(704),所述第一电机(701)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一槽轮(703),且第一槽轮(703)上调节有第一皮带(704);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8)包括了第二电机(801)、第二机架(802)、第二槽轮(803)和第二皮带(804),所述第二电机(801)的转轴上安装有第二槽轮(803),且第二槽轮(803)上调节有第二皮带(8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方块板状结构设置,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中心处开设有架槽(101),所述底座(1)通过架槽(101)的内周侧壁与固定组件(4)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中的支撑腿(401)共设置有四条,四条支撑腿(401)之间呈环形阵列结构设置,所述支撑腿(401)的顶端侧壁卡接在回收桶(5)的外壁上的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桶(5)呈空心结构设置,且回收桶(5)上的出水管(501)上安装有通断阀(502),所述回收桶(5)内的外漏筒(503)的底部侧壁通过外圈轴承(5032)与回收桶(5)的底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外漏筒(503)的顶部的外周侧壁上开设有凹槽(503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桶(5)的内侧的内漏筒(504)的底部侧壁通过内圈轴承(5042)与回收桶(5)的底部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内漏筒(504)的顶部的外周侧壁上安装有辅助槽轮(504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外壁上开设有卡接槽(301),且支撑板(3)通过卡接槽(301)分别与第一机架(702)和第二机架(802)卡接设置,所述第一机架(702)通过螺栓与第一电机(701)连接,所述第二机架(802)通过螺栓与第二电机(801)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处理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701)的转轴上的第一槽轮(703)通过第一皮带(704)与外漏筒(503)的顶部外壁上凹槽(5031)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01)的转轴上的第二槽轮(803)通过第二皮带(804)与内漏筒(504)的顶部外壁上的辅助槽轮(504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富域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富域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65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