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实现内部气体自由交换的密封防潮包装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74998.2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45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陈雄权;陈小荣;戴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圣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53/00;B65D81/20;B65D81/26;B65D85/00;B65B55/02;B65B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鹏帆慧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3 | 代理人: | 祝辽原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内部 气体 自由 交换 密封 防潮 包装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实现内部气体自由交换的密封防潮包装及包装工艺,通过在包装壳体内布置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两个容腔,且通过透气阻菌层来形成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两个容腔之间的间隔,从第一容腔上端入口放入产品后,可以将第一容腔上端入口密封,并对第一容腔内部进行灭菌操作,避免了医疗器械厂家在灭菌后进行防护包装时需要对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单包装物料需要在包装前灭菌、包装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并且在第二容腔内还可以放置干燥剂,可以保证第二容腔内以及与第二容腔可以透气透湿的第一容腔内始终处于干燥状态;最后,从第一容腔下端出口取用产品,使得干燥剂将不会落入至手术盘中,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实现内部气体自由交换的密封防潮包装及工艺。
背景技术
无菌医疗器械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环氧乙烷灭菌为通常采用的灭菌手段。在灭菌前医疗器械需要包装一层透气阻菌的包装即为初包装(无菌屏障系统),如纸塑袋;
对于材料可降解医疗器械因为水汽影响其性能,在产品生命周期内需要持续提供干燥的包装空间。
因此,对于无菌且需要持续提供干燥包装空间的产品(如材料可降解医疗器械),在灭菌结束后需要再进行防护包装即为单包装,也即是用防护包装将初包装容纳至其内部。其单包装一般为可密封防潮的包装,如,铝塑袋。同时为了将产品上的水分进一步吸收并保持容纳产品空间为干燥环境,会在单包装内放置干燥剂。这种包装形式需要至少两包装袋,也即是用防护单包装来容纳初包装的两层包装形式。同时为了满足医院要求,进入手术室的单包装内部为无菌的要求,医疗器械厂家在灭菌后进行防护包装时需要对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单包装物料需要在包装前灭菌,包装过程应在无菌环境下操作,这将使得企业厂房设施投入和生产管理难度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内部气体自由交换的密封防潮包装。
为此,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实现内部气体自由交换的密封防潮包装,所述密封防潮包装包括包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壳体由可密封防潮材料制成,所述包装壳体内具有左右布置的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
所述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之间布置透气阻菌层以形成间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透气阻菌层与包装壳体包绕形成第二容腔的空间;
所述第一容腔、第二容腔的上端具有入口,
所述第一容腔的下端低于第二容腔的下端,所述第一容腔的下端具有出口,所述第一容腔下端的出口可打开。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的下端出口设有热密封结构以形成对第一容腔的下端出口的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的下端出口设有密封夹链,所述密封夹链包括相互咬合以形成密封闭合的凸条和凹条。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的下端出口下方设有一对易撕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内用于容纳需要干燥环境保存的产品;
所述第二容腔内用于容纳干燥剂。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容腔的包装壳体的上端与透气阻菌层的上端相齐平。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阻菌层的上端略高于第二容腔的包装壳体的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装壳体为不透水不透气材质的包装壳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阻菌层为透气透湿但不透过微生物的阻菌膜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圣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圣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4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