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4202.3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4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杨修振;许兴民;赵淑会;杨鑫赞;刘品德;石栋材;张建新;王丽;宋增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竹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0 | 代理人: | 邱燕燕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水性 树脂 酸值 含量 方法 | ||
1.一种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水性氟碳树脂乳液预处理:首先称取水性氟碳树脂乳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和含水氟碳树脂固体;然后采用去离子水洗涤含水氟碳树脂固体,重复以上操作至最后一次离心上清液的电导率小于10μs/cm;
(2)计算含水氟碳树脂固体的固含量:称取一定量步骤(1)预处理所得的含水氟碳树脂固体进行烘干、冷却后称重,计算固含;
(3)共沸除水:称取一定量步骤(1)所得含水氟碳树脂固体,加入与水形成恒沸物的共沸剂,蒸馏除去含水氟碳树脂固体中的水,并根据共沸剂加入量、共沸剂和水蒸馏去除量计算共沸剂残留量;
(4)溶解:采用由芳烃类溶剂和酮类溶剂组成的混合双溶剂体系对步骤(3)共沸除水后的氟碳树脂固体进行溶解,得到均一透明的溶液;
(5)滴定:在步骤(4)所得溶液中加入指示剂,采用氢氧化钾醇溶液进行滴定,指示剂变色后且20~30秒内不褪色为滴定终点,记录氢氧化钾醇溶液的消耗体积;
(6)空白滴定:首先称取同质量的步骤(4)所述混合双溶剂体系,然后在该混合双溶剂体系中按照步骤(3)计算所得的共沸剂残留量加入同种共沸剂得到空白溶液;重复步骤(5)的操作,并记录氢氧化钾醇溶液的消耗体积;
(7)计算酸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
其中A为酸性物质的含量,mg/gKOH;
V2为滴定水性氟碳溶解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钾醇溶液的体积,mL;
V1为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的氢氧化钾醇溶液的体积,mL;
C为氢氧化钾醇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mol/L;
m为离心所得含水氟碳树脂固体的质量,g;
n为离心所得含水氟碳树脂固体的固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110℃下保温1h烘干水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共沸剂为乙腈、芳烃类溶剂或酮类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沸剂为甲苯、乙腈、二甲苯、丁酮和乙基苯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含水氟碳树脂固体为0.3g~2.5g;蒸馏为在40℃~80℃下进行负压蒸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混合双溶剂体系中按照质量比芳烃类溶剂:酮类溶剂为0.5~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混合双溶剂体系中芳烃类溶剂的含水量≤0.01%,酮类溶剂的含水量≤0.01%;溶解所得溶液的含水量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混合双溶剂体系中芳烃类溶剂为甲苯或二甲苯;酮类溶剂为丁酮、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或环己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溶解时采用超声振荡5~80min;溶解温度控制在15~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测定水性氟碳树脂酸值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指示剂为溴百里酚蓝或酚酞;指示剂用量按体积比指示剂:混合双溶剂体系为1:100~1000;所述氢氧化钾醇溶液浓度为0.002~0.02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42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