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生产用翼子板强度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3028.0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5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承志;奚玲玲;吴孝莉;陈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鼎鑫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李照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生产 用翼子板 强度 测试 工装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生产用翼子板强度测试工装,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检测机构,且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架条、长板、固定杆、顶板、第二弹簧、压板、偏心轮、气缸、齿板、直齿轮;工作台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中固定设置有长板,长板中滑动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固定杆外侧位于顶板与长板之间套接有第二弹簧,且固定杆底部设置有压板,本发明气缸通过齿板带动直齿轮转动,直齿轮转动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转动过程中末端逐渐与顶板贴合,使顶板被推动带动压板向下移动挤压工件,当偏心轮远离顶板时,第二弹簧带动其复位,从而通过压板移动对工件挤压进行强度检测,挤压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生产用翼子板强度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上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翼子板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防止被车轮卷起的砂石、泥浆溅到车厢的底部。因此,要求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耐气候老化和良好的成型加工性。有些车的前翼子板用有一定弹性的塑性材料做成。塑性材料具有缓冲性,比较安全,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前翼子板安装在前轮处,必须要保证前轮转动及跳动时的最大极限空间,因此设计者会根据选定的轮胎型号尺寸用“车轮跳动图”来验证翼子板的设计尺寸是否合适,后翼子板没有车轮转动碰擦的问题,但是出于空气动力学的考虑,后翼子板略显拱形弧线并且向外凸出。
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翼子板进行强度测试,由于翼子板自身不规则的特殊性,现有的测试工装不便于对其进行固定,翼子板易在测试过程中移动,影响测试效果,且现有的工装挤压效果较差,且不能对翼子板进行不同程度的挤压,检测不充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汽车生产用翼子板强度测试工装及其测试方法,通过限位板对工件进行限位固定,使得工件在测试过程中不易移动,提高测试效果,且限位板可以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固定,压板移动对工件挤压进行强度检测,挤压效果较好,可以对工件进行不同程度的挤压,对工件充分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生产用翼子板强度测试工装,包括工作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检测机构,且检测机构包括固定架条、长板、固定杆、顶板、第二弹簧、压板、偏心轮、气缸、齿板、直齿轮;
工作台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架,且固定架中固定设置有长板,长板中滑动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固定杆外侧位于顶板与长板之间套接有第二弹簧,且固定杆底部设置有压板,固定架位于顶板上方转动连接有偏心轮,且偏心轮连接有直齿轮,固定架内壁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与直齿轮相啮合的齿板,压板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工作台内部还设置有限位机构,且限位机构包括上斜面块、限位板、滑杆、横板、下斜面块、螺纹杆、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
工作台内部上方滑动连接有两组上斜面块,且两组上斜面块顶部贯穿工作台连接有相配合的限位板,工作台底部贯穿滑动连接有滑杆,且两组滑杆顶部固定设置有与上斜面块相配合的下斜面块,两组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横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延伸至工作台内部的螺纹杆,工作台底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工作台底部转动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优选的,工作台内部顶端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两侧与上斜面块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固定杆与压板之间还设置有调节组件,且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长槽、卡齿、挡板、第三弹簧、卡块;
固定杆中开有长槽,且长槽两侧固定设置有多组卡齿,固定杆通过长槽滑动连接有调节杆,且调节杆底部固定设置有压板,调节杆上方内部滑动连接有两组挡板,且两组挡板相远离的一侧皆固定设置有与卡齿相配合的卡块,两组挡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鼎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鼎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30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