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反应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2907.1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2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兵;陈礼科;赵从涛;胡云鹏;李东霖;朱瑞恒;孙宝权;杨洪伟;傅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2 | 分类号: | B01J19/12;B01J8/10;C07C63/70;C07C51/363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刘奉丽;余化鹏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反应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透光性反应釜和一恒温灯光浴槽;
所述恒温灯光浴槽为由LED光源板围合得到的一体化装置;或者,所述恒温灯光浴槽为透光性恒温浴槽与其周围的LED光源板的组合,所述周围的LED光源板用于为所述透光性恒温浴槽提供光源;
所述透光性反应釜设于所述恒温灯光浴槽中;多个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之间通过转料管串联连接;
所述恒温灯光浴槽的内壁面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外壁面形成的空间用于填充恒温介质,所述转料管均浸没于所述恒温介质中;
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容积为0~5000mL,且不为0;每个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中均设有搅拌装置;
第一个所述透光性反应釜设有原料入口,最后一个所述透光性反应釜设有产物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材质为玻璃、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四氟乙烯;
和/或,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容积为20~1000mL;
和/或,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个数为2个以上;
和/或,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高度与直径的比值为4~12;
和/或,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为茄型、圆柱形、方柱形或葫芦形;
和/或,所述透光性反应釜耐压为3~5bar;
和/或,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上设有上盖;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上盖上设有多个开口;较佳地,所述光催化反应装置还包括多个温度探头,每一透光性反应釜均有一所述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通过所述开口密封穿设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中;
和/或,所述光催化反应装置还包括加热盘管,所述加热盘管设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中;较佳地,所述加热盘管的材质为不锈钢、哈氏合金或玻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侧壁设有转料管入口和转料管出口;上游的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所述转料管出口与相邻的、下游的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转料管入口通过所述转料管连接;较佳地,所述转料管入口设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侧壁下方,所述转料管出口设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侧壁上方;更佳地,所述转料管入口设于距离所述透光性反应釜底部、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高度1/4处,所述转料管出口设于距离所述透光性反应釜顶部、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高度1/4处;
和/或,所述转料管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通过焊接或烧结的方式连接;
和/或,所述转料管的材质为不锈钢、哈氏合金、PFA、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之间存在高度差,且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高度从第一个所述透光性反应釜至最后一个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依次降低;
较佳地,所述第一个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上盖上密封穿设有气体入口,用于向所述透光性反应釜内部通入气体;
更佳地,第二个至最后一个所述透光性反应釜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上盖上密封穿设有气体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灯光浴槽为由LED光源板围合得到的一体化装置,所述恒温灯光浴槽为长方体形;
和/或,所述恒温灯光浴槽为由LED光源板围合得到的一体化装置,所述恒温灯光浴槽设有恒温介质入口和恒温介质出口;所述恒温介质入口和所述恒温介质出口与外部的控温系统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控温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恒温介质的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灯光浴槽为透光性恒温浴槽与其周围的LED光源板的组合,所述LED光源板与所述透光性反应釜的距离为0.1~50mm,较佳地小于10mm;
和/或,所述恒温灯光浴槽为透光性恒温浴槽与其周围的LED光源板的组合,所述透光性恒温浴槽为长方体形,所述透光性恒温浴槽的四周和下方均设有LED光源板;
和/或,所述透光性恒温浴槽的材质为玻璃、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或聚四氟乙烯;
和/或,所述透光性恒温浴槽设有恒温介质入口和恒温介质出口;所述恒温介质入口和所述恒温介质出口与外部的控温系统连接并形成回路,所述控温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恒温介质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合全药物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29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方法、系统、介质与电子设备
- 下一篇:应用启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