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廓加工方法及用该方法加工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9116.3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0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冬霞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B23H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6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廓 加工 方法 装置 | ||
1.轮廓加工的装置,包括仰俯角调节支座(1)、旋转调节支座(2)和夹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支座(2)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涡轮(4),且第一涡轮(4)通过转轴转接于仰俯角调节支座(1)上端开设有的涡轮内腔中,第一涡轮(4)所连接转轴的中心轴线沿X轴方向设置,所述旋转调节支座(2)内部转接有第二涡轮(8),第二涡轮(8)所连接转轴的中心轴线沿Y轴方向设置,第二涡轮(8)所连接转轴的一端连接有夹座(3),所述夹座(3)为切面呈“匚”字形的钢支架座,夹座(3)的凹口为夹腔,弧面板加工件(12)的一端插设于夹座(3)的夹腔中,所述夹座(3)的上下端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液压夹具(1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轮廓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仰俯角调节支座(1)的上端外侧设置有一对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蜗杆座(5),且两个第一蜗杆座(5)之间转接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一蜗杆(6),且第一蜗杆(6)与第一涡轮(4)传动啮合,第一蜗杆(6)的上端设有第一蜗杆扳手(601)。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轮廓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蜗杆座(5)的一侧螺接有一根限位螺钉(7),限位螺钉(7)的内端粘合有弹性防滑橡胶块(701)与第一蜗杆(6)相抵触,限位螺钉(7)外端设有扳转耳。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轮廓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支座(2)的上端设有一对第二蜗杆座(9),且两个第二蜗杆座(9)之间转接有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二蜗杆(10),第二蜗杆(10)与第二涡轮(8)传动啮合,第二蜗杆(10)的一端设有第二蜗杆扳手(1001)。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轮廓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蜗杆座(9)的一侧螺接有一根限位螺钉(7),限位螺钉(7)的内端粘合有弹性防滑橡胶块(701)与第二蜗杆(10)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轮廓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夹具(11)内部开设有多个液压油腔(15),液压油腔(15)中配适滑接有顶杆活塞(1601),顶杆活塞(1601)连接有顶杆顶杆(16)垂直贯穿至夹座(3)的夹腔中,多个所述液压油腔(15)相连通,且夹座(3)的一侧设有与液压油腔(15)相连通的油管连接头(17),多根顶杆(16)的端部与弧面板加工件(12)相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轮廓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支座(2)的一侧设有第一水平检测仪(13),液压夹具(11)的前侧设有第二水平检测仪(14)。
8.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轮廓加工的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工件夹持固定:本发明中仰俯角调节支座(1)预先安装的加工设备的工作台面上,通过将弧面板加工件(12)的一端插设于夹座(3)所设的夹腔中,在由油管连接头(17)通过液压管连接现有的液压设备,通过液压设备对液压夹具(11)内部的多个液压油腔(15)进行同时供油,在液压油压力下将顶杆(16)顶出,直至多根顶杆(16)的端部与弧面板加工件(12)的弧面相抵触,使得多根油管连接头(17)自适应与弧面板加工件(12)表面抵压贴合固定,完成对弧面板加工件(12)的固定夹持;
步骤二:工件的仰俯角调节:通过对第一蜗杆(6)一端所设的第一蜗杆扳手(601)进行扳转,在第一蜗杆(6)与第一涡轮(4)的啮合关系下,驱使第一涡轮(4)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旋转调节支座(2)进行上下仰俯偏转调节,通过观测旋转调节支座(2)外壁设有第一水平检测仪(13)所显示的水平偏移度,确定旋转调节支座(2)的仰俯偏移角度;
步骤三:工件的旋转调节:通过对第二蜗杆(10)一端所设的第二蜗杆扳手(1001)进行扳转,在第二蜗杆(10)与第二涡轮(8)的啮合关系下,驱使第二涡轮(8)进行转动,第二涡轮(8)通过转轴的带动下夹座(3)进行旋转调节,从而驱使夹座(3)上所夹持的弧面板加工件(12)进行旋转调节,通过观测液压夹具(11)上所设第二水平检测仪(14)所显示的水平偏移度,确定夹座(3)以及夹座(3)上所夹持的弧面板加工件(12)的旋转偏移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冬霞,未经张冬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911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编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连续标准化流及对抗精细化网络的点云补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