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交联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6182.5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3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仲玉;任连兵;彭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亘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0/36 | 分类号: | C08F220/36;C08F21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7 江苏省南京市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水性 聚丙烯酸酯 交联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交联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共聚单体的胺化;(2)亲水性共聚单体的制备:(3)稳定相的制备;(4)聚合等过程。此方法将亲水性物质通过化学键合的方式连接上共聚单体上,后与交联剂共聚反应,形成聚合物微球,具有合成方法简单,容易控制、便于放大生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交联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多糖如纤维素、琼脂糖和交联葡聚糖是最早用于蛋白质分离的色谱介质,也是最常用的分离介质。这类分离介质是典型的亲水性树脂,对水溶性生物大分子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直接应用于生物分离。但多糖类树脂有其天然的不足之处,如机械强度不够高,当流速增高时,介质收到挤压,柱压随之增高,如若超过其临界流速,可能造成多糖介质变形,影响其分离性能;此外,多糖类分离介质由于孔道狭小难以进行生物大分子的快速分离,在单抗药物及蛋白质分离领域越来越受到限制。
聚合物分离介质,如聚丙烯酸酯类和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微球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稳定的化学性能,孔径大且可调节的优点逐渐在生物分离领域引起科研人员关注,但其自身骨架具有较长的C-C键,且含有酯键或苯环,对生物物质具有特异性吸附,甚至引起生物大分子变性,因此无法直接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但若通过在聚苯乙烯类微球表面键合多羟基化合物,可消除聚苯乙烯微球对生物大分子的特异性吸附,可应用于生物大分子分离领域,如中国专利(ZL201510671362.8)通过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氯甲基化,将PVA键合至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可减少或其对生物大分子的特异性吸附,且PVA含有大量羟基,便于偶联特定的配基以满足不同的分离模式要求。但过程复杂,步骤繁琐,难以控制。聚丙烯酸酯类微球因且自身带有一定的疏水性,也无法直接应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领域。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亲水性聚丙烯酸酯交联微球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多羟基亲水化修饰丙烯酸酯类可聚合单体,后与交联剂在含有稳定剂的水相中,发生共聚,将多羟基基团保留与交联微球表面,减少聚丙烯酸酯类微球表面的疏水性,提高其生物相容性;且能够保持聚丙烯酸酯类微球的原有结构,可以承受较高的流速,同时微球表面的多羟基结构,便与进一步衍生化,可偶联特定配基,扩大其在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交联微球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交联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共聚单体的胺化:称取适量的单体M1于圆底反应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S1,A1,搅拌均匀后,升温至40-100℃,反应0.5-8h;反应结束后,得到胺化单体,备用;
(2)亲水性共聚单体的制备:将(1)中的胺化单体转移至反应瓶中,加入溶剂S2,搅拌均匀后,加入适量的葡萄糖酸内酯,升温至40-100℃,反应0.5-8h;反应结束后,得到亲水性共聚单体M2;
(3)稳定相的制备:将适量的稳定剂P1加入到去离子水,升温至50~80℃,待稳定剂完全溶解后,即得到含稳定剂P1的水相溶液;
(4)聚合:称取适量的可聚合单体M2,M3,致孔剂P2,引发剂I1于烧杯中,混合均匀,备用;称取适量的S3,阻聚剂Z1于于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溶解完全;加入乳化剂S4,分散均匀,转移至反应瓶中;将(3)中得到的稳定相转移至反应瓶中;搅拌均匀;将含有M2、M3、P3、I1的油性溶液转移至反应瓶中,50-1000rpm搅拌转速下,升温至65-90℃,保温反应8-18h;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抽滤掉反应液,依次用甲醇或乙醇或丙酮、去离子水清洗,即可得到表面含有大量羟基的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交联微球。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的单体A1与M1与S1的质量配比为(0.5-5)∶10∶(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亘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亘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6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压缩机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乙酸乙酯制备用催化剂微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