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结构及激光雷达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3301.1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6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超;王勐;陈浩;严伟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未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481 | 分类号: | G01S7/481;G01S7/483;G01S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贾耀斌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数据传输 结构 激光雷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结构及激光雷达,涉及激光探测领域。无线数据传输结构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传输模块;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多路子信号;传输模块设有多个,以分别将多路子信号由第一处理模块传输至第二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多路子信号转换为原始数据;传输模块包括发射磁环和接收磁环。发射磁环和接收磁环之间通过磁场通信,不相互接触,故不会有磨损,使用寿命长,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能够稳定地传输数据。采用第一处理模块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多路子信号,分别通过多个传输模块传输,然后由第二处理模块将多路子信号转换为原始数据,能够保证通信速率满足数据传输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结构及激光雷达。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智能驾驶、测绘、机器人导航和空间建模等场景,对激光雷达内部数据的传输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机械式激光雷达主要有两块PCB电路板,其中一块PCB电路板装配于底壳(定子部分)上,另一块PCB电路板装配于光学模块(转子部分)上。两块PCB电路板之间通过滑环连通,进而实现数据传输。
现有的机械式激光雷达工作时,光学模块需要长期保持高速旋转,而两块PCB电路板之间的数据传输需要保证高速、稳定、可靠。但是,滑环的使用寿命有限,在激光雷达长期运转后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可靠。此外,滑环的价格昂贵,更换维护的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结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结构,包括第一处理模块、第二处理模块和传输模块;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将原始数据转换为多路子信号;
所述传输模块设有多个,以分别将多路所述子信号由所述第一处理模块传输至所述第二处理模块;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多路所述子信号转换为所述原始数据;
所述传输模块包括发射磁环和接收磁环,所述发射磁环上绕设有第一绕线,所述第一绕线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接收磁环环绕所述发射磁环设置,所述接收磁环上绕设有第二绕线,所述第二绕线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电连接。
作为对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结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一转换子模块和多个频分复用编码子模块;
所述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原始数据转换为多路所述子信号;
多个所述频分复用编码子模块与多路所述子信号分别对应,所述频分复用编码子模块用于将对应的所述子信号进行频率编码,且所述频分复用编码子模块同时与所述第一转换子模块和所述第一绕线电连接。
作为对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结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包括解码子模块和第二转换子模块;
所述解码子模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解码子模块与多个所述第二绕线分别对应且电连接,所述解码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子信号及将所述子信号按照预设发射频率进行解码;
所述第一转换子模块同时与多个所述解码子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子模块用于将多路所述子信号转换为所述原始数据。
作为对所述无线数据传输结构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频分复用编码子模块设有n个,n为大于1的整数;
第k个所述频分复用编码子模块的编码频率为fk,以使数据1在编码后的波形为F(t)=sin(fkt),且数据0在编码后的波形为F(t)=cos(fkt),其中,k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未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未感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33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