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方法及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2911.1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2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江;李俭;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林韵英 |
地址: | 21410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极 成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两个关于电极极片对称的模轧压框(51)对涂布区(2)的待切区域(21)进行模轧,所述模轧压框(51)的形状与单个电极极片的待切区域(21)形状适配,使得模轧后的电极极片最小厚度为d±1μm,d为集流体(1)的厚度;
S2、对极耳(3)轮廓以及模轧后的待切区域(21)进行激光模切,完成电极极片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模轧压框(51)适于接触电极极片的端部在对应待切区域(21)宽度方向上的截面轮廓为椭圆弧,所述椭圆弧关于竖直面对称且其弧长小于对应椭圆周长的1/2,所述椭圆弧的高度大于所述椭圆弧宽度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模轧压框(51)适于接触电极极片的端部在对应待切区域(21)宽度方向上的截面轮廓为半圆弧,所述半圆弧关于竖直面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模轧压框(51)适于接触电极极片的端部在对应待切区域(21)宽度方向上的截面轮廓为折线,所述折线形成等腰梯形的短边和两条腰,所述短边与电极极片平行,所述等腰梯形的高长于或等于所述短边。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激光模切采用的功率小于3KW。
6.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4),适于输送电极极片,所述输送机构(4)设有适于支撑电极极片且沿XY平面布置的输送面;
模轧机(5),位于所述输送机构(4)一侧,其包括两个关于所述输送面对称的模轧压框(51),两个模轧压框(51)可沿Z向移动;
激光切割机(6),位于所述输送机构(4)一侧且位于所述模轧机(5)在输送机构(4)输送方向上的下游,其包括朝向所述输送面的激光头(61),所述激光头(61)可沿X、Y、Z三向移动,所述激光切割机(6)与所述模轧机(5)同步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轧压框(51)适于接触电极极片的端部在对应待切区域(21)宽度方向上的截面轮廓为椭圆弧,所述椭圆弧关于竖直面对称且其弧长小于对应椭圆周长的1/2,所述椭圆弧的高度大于所述椭圆弧宽度的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轧压框(51)适于接触电极极片的端部在对应待切区域(21)宽度方向上的截面轮廓为半圆弧,所述半圆弧关于竖直面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轧压框(51)适于接触电极极片的端部在对应待切区域(21)宽度方向上的截面轮廓为折线,所述折线形成等腰梯形的短边和两条腰,所述短边与电极极片平行,所述等腰梯形的高长于或等于所述短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29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