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组件和折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0123.9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5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F16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汪海屏;尚志峰 |
地址: | 523863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组件 折叠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铰链组件和折叠设备,铰链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锁止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第一传动轮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且与第一齿轮相连,第二传动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且与第二齿轮相连;形变部,设于传动带上,在形变部处于锁止姿态下,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在形变部处于放松姿态下,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断开传动连接。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和形变部,在形变部处于锁止姿态下,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反向转动起到反向力矩,从而对铰链组件的折叠起到任意位置的锁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折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组件和折叠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折叠手机、折叠平板等可折叠设备而言,在设计时,为了满足折叠的顺畅,会使得在折叠过程中处于某一位置时无法固定,容易发生摆动,影响用户在使用折叠设备时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铰链组件和折叠设备,通过设置锁止机构和形变部,可在形变部处于锁止姿态下,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反向转动起到反向力矩,从而对铰链组件的折叠起到任意位置的锁定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四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锁止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第一传动轮与第一齿轮同轴设置且与第一齿轮相连,第二传动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且与第二齿轮相连;形变部,设于传动带上,在形变部处于锁止姿态下,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在形变部处于放松姿态下,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断开传动连接。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铰链组件的实施例,主要包括四个齿轮以及对铰链组件整体的运行实现锁止功能的锁止机构。具体地,四个齿轮主要包括位于两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及位于中间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其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主要用于与外部需要连接的板材或其他结构进行固定,进而实现折叠转动的效果,此外,对于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而言,主要是起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作用,可以理解,四个齿轮依次啮合,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任意一个发生转动时,在啮合原理下,相邻的一个齿轮,即第三齿轮或第四齿轮会发生反向转动,而另一个会相对于主动轮发生同向转动,最终使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中的另一个,作为整个传动关系的最后一环,相对于主动轮而言发生反向转动,进而实现展开和折叠的操作。
在此基础上,本方案为了对展开过程中或者折叠过程中的任意角度均能起到锁止效果,故而还额外设置了锁止机构以及形变部,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可对齿轮的转动产生反向的力矩,从而对转动施加反向的力,使其无法继续折叠或继续展开。具体地,锁止机构包括与第一齿轮相连的第一传动轮,与第二齿轮相连的第二传动轮,以及套设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上的传动带,由于两个传动轮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连,两个齿轮的转动关系是反向的,而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又在传动带的作用下是同向运行,所以如果传动带张紧,则会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产生反向的力矩,从而实现任意角度的位置固定,而在传动带松弛时,则无法对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起到同向运动的传动作用,故而此时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可以正常的反向转动,以便于实现折叠。
需要强调的,在传动带上设置有形变部,在不同姿态下会对两个传动轮起到不同的传动关系,具体为,在形变部自身处于锁止姿态,可认为此时传动带整体较为张紧,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可通过传动带一同转动,进而产生相对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反向力矩,而在形变部自身处于放松姿态下,此时传动带整体较为松弛,无法产生反向力矩。
其中,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以便于在转动时可带动传动带一同发生转动,具体的传动可以为通过齿啮合实现,或者通过静摩擦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01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