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0009.6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7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唐金鑫;林源;夏星;吴茜;蒋明君;漆海林;杨燕飞;李蒙蒙;邓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3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启慧金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99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免疫 分析 | ||
1.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包括底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上设置有吸头盒(1)、样本模块(2)、孵育模块(3)、加样模块(4)和控制模块(5),样本模块(2)设置在吸头盒(1)和孵育模块(3)之间,加样模块(4)靠近孵育模块(3)且位于孵育模块(3)上方,控制模块(5)同时与孵育模块(3)和加样模块(4)连接,加样模块(4)能够相对底板(6)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模块(2)包括样本架(7)和直线导轨一(8),直线导轨一(8)安装在底板(6)上,样本架(7)设置在直线导轨一(8)上并能沿着直线导轨一(8)移动,在直线导轨一(8)上设置有限位块(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模块(3)包括孵育仓主体(12),孵育仓主体(12)固定在底板(6)上,在孵育仓主体(12)上设置有若干孵育隔板(10),相邻的孵育隔板(10)之间形成放置试剂卡条(11)的通道,在孵育仓主体(12)底部设置有温度加热板(15),且温度加热板(15)靠近孵育隔板(10)的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仓主体(12)侧壁设置有废卡退槽(13),废卡退槽(13)的槽面顶端和孵育仓主体(12)顶面位于同一高度且连接;所述废卡退槽(13)的宽度大于试剂卡条(11)的长度;所述孵育隔板(10)均靠近孵育仓主体(12)的同一侧设置,孵育隔板(10)和孵育仓主体(12)另一侧的距离大于试剂卡条(11)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模块包括X向驱动部分、Y向驱动部分、加样部分和戳破退卡部分,Y向驱动部分安装在X向驱动部分上且能够沿着X向往复移动,加样部分和戳破退卡部分均与Y向驱动部分连接且能够相对Y向驱动部分进行Z向往复移动,加样部分和戳破退卡部分能够随Y向驱动部分进行X向往复移动,加样部分和戳破退卡部分能够相对Y向驱动部分进行Y向往复移动,X向驱动部分和底板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驱动部分包括支撑架一,支撑架一和底板(6)固定,在支撑架一上设置有驱动机构一(22),驱动机构一(22)连接有传输机构一,传输机构一安装在支撑架一上,Y向驱动部分安装在支撑架一上并与传输机构一(22)连接,且能够随着传输机构一(22)进行X向往复移动;所述支撑架一上设置有导轨二(20),导轨二(20)固定在支撑架一上,Y向驱动部分和导轨二(20)连接且能够沿着导轨二(20)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驱动部分包括Y向安装横梁(36),Y向安装横梁(36)和导轨二(20)连接且能够沿着导轨二(20)移动,在Y向安装横梁上设置有驱动机构二(19),驱动机构二(19)连接有传输机构二,传输机构二安装在Y向安装横梁(36)上,加样部分和戳破退卡部分安装在Y向安装横梁(36)上并与传输机构二连接,且能够随着传输机构二(19)进行Y向往复移动;所述Y向安装横梁上设置有导轨三(33),导轨三(33)固定在Y向安装横梁(36)上,加样部分和戳破退卡部分均与导轨三(33)连接且能够沿着导轨三(33)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部分包括加样臂(25),戳破退卡部分安装在加样臂(25)上且能够相对加样臂(25)进行Z向往复移动,加样臂(25)安装在Y向安装横梁(36)上并同时与传输机构二和导轨三(33)连接且能够随着传输机构二和导轨三(33)进行Y向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00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