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加工用减振型电极工装及减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44811.4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3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岳庆;缪嘉磊;仲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精力模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11/00 | 分类号: | B23H11/00;F16F7/112;G01H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晓华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工用 减振型 电极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减振型电极工装及减振方法,所述减振型电极工装包括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相连接的基座、竖立设置在所述基座中间的管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管体悬臂端的螺纹闷头、设置在所述螺纹闷头前端用于安装电极的螺纹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管体轴向拉伸减振装置,所述管体轴向拉伸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中心位置的螺纹顶针、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且位于所述螺纹闷头与螺纹顶针之间的用于对所述管体施加轴向拉伸预紧力的轴向顶杆。本发明可以减少细长电极工装的振动、提高模具型腔面的加工质量、减少电极磨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加工用减振型电极工装及减振方法。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模具,由于有些塑料制品的形状较为复杂,因此其模具的型腔也较为复杂,其型腔加工的难度也较大,往往需要使用专用的电极工装对复杂型腔进行数控电火花加工。
然而,在模具的型腔深度较深时,需要使用杆体较长的电极工装,由此可能会造成数控电火花加工中电极工装杆体的振动现象,从而一方面导致模具型腔面加工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电极的加速磨损。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一种能够减少细长电极工装振动、提高模具型腔面加工质量、减少电极磨损的电极工装。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具加工用减振型电极工装及减振方法,旨在减少细长电极工装的振动、提高模具型腔面的加工质量、减少电极磨损。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具加工用减振型电极工装,包括用于与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主轴相连接的基座、竖立设置在所述基座中间的管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管体悬臂端的螺纹闷头、设置在所述螺纹闷头前端用于安装电极的螺纹连接柱、设置在所述管体内的管体轴向拉伸减振装置,所述管体轴向拉伸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中心位置的螺纹顶针、设置在所述管体内且位于所述螺纹闷头与螺纹顶针之间的用于对所述管体施加轴向拉伸预紧力的轴向顶杆。
为了方便管体轴向拉伸减振装置的调整和维护,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所述基座包括相互叠合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的上基座和下基座,所述管体设置在所述下基座的中心轴线上,所述的螺纹顶针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上基座的中心轴线上。
优选的,所述上基座和下基座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止口。
本发明中,所述轴向顶杆朝向所述螺纹顶针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顶针孔,所述螺纹顶针的顶针头顶紧在所述第一顶针孔上;所述螺纹闷头朝向所述轴向顶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顶针孔,所述轴向顶杆的顶针头顶紧在所述第二顶针孔上。
为了更好地实现管体轴向拉伸预紧力的调整,所述轴向顶杆的杆身两侧间隔设置有若干数量与所述轴向顶杆的轴向相垂直的U形槽,且所述U形槽在所述轴向顶杆的杆身两侧依次交替间隔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纹闷头上设置有惯性阻尼圈抑振装置,所述惯性阻尼圈抑振装置包括沿周向开设在所述螺纹闷头朝向所述轴向顶杆一面的环形槽、活动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的环形阻尼圈,所述环形阻尼圈的外圆与所述环形槽的相邻侧面之间设置有空挡,所述环形阻尼圈的内孔与所述环形槽的相邻侧面之间设置有配合间隙,且在所述环形阻尼圈与所述环形槽的所述空挡和所述配合间隙之间填充有阻尼液。
惯性阻尼圈抑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极工装的螺纹闷头发生垂直于轴向的横向振动时,螺纹闷头中的环形阻尼圈由于惯性作用而与环形槽之间产生在横向相对运动,环形槽内的阻尼液相对于环形阻尼圈产生较大的阻尼力,这种阻尼力反作用于螺纹闷头,从而起到良好的抑振作用。
优先的,将惯性阻尼圈抑振装置与管体轴向拉伸减振装置结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避开可能出现的加工共振点,从而进一步提高模具型腔面加工质量、减少电极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精力模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精力模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48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