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流道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3245.5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5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曾韩恒;易齐尊;雷蒙德·理查兹;李伯仁;梁徽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达斯易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10 | 分类号: | G01F2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张业民 |
地址: | 2016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超声 流量计 测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流道,属于气体流量计量技术领域。测量流道设有两端开口的直筒状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相邻的两个探头通孔,相对应的通孔之间形成声道;沿气流通道中轴线设有一将气流通道等分的虚拟的中纵剖面;两个声道对称的设于中纵剖面的两侧;气流通道的内壁上设有与中纵剖面平行的两个平台,两个声道分别设于平台与中纵剖面之间;两个平台靠近气流通道的开口处设有导流面。本发明通过改变测量流道的结构,减少了声波测量的盲区,达到声波测量真实还原实际流场情况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体超声流量计采用双声道声波在收发声波信号时会相互干扰导致测量误差的问题;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流道,属于气体流量计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超声波流量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气体超声流量计已广泛应用于天然气、石油气和煤气等气体的测量。现有技术中由于测量流道中流场存在层流现象,流道边缘与流道中心的流场情况存在区别,声道声波经过流场并不能真实还原整个流道的实际流场情况,且由于需要按技术标准采用双声道测量,此时双声道声波在收发声波信号时存在相互干扰的现象,导致测量误差较大。因此,本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气体超声流量计中双声道声波在收发声波信号时会相互干扰导致测量误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气体超声流量计中双声道声波在收发声波信号时会相互干扰导致测量误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流道,测量流道设有两端开口的直筒状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超声波换能器探头的探头通孔,探头通孔为对应的2对4个通孔;对应的探头通孔之间设为声道,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壁上设有相邻的两个探头通孔,分别设为通孔一和通孔二,气流通道的另一侧壁上也设有相邻的两个探头通孔,分别设为通孔三和通孔四;通孔一和通孔三相对应设为声道一,通孔二和通孔四相对应设为声道二;沿气流通道中轴线设有一将气流通道等分的虚拟的气流通道中纵剖面;所述声道一和声道二对称的设于气流通道中纵剖面的两侧;气流通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中纵剖面平行的两个平台,两个平台设于中纵剖面的两侧,平台与中纵剖面之间分别设有声道一和声道二;两个平台靠近气流通道开口处设有导流面。
优选地,所述声道一和声道二的中轴线平行于中纵剖面。
优选地,所述导流面设为向气流通道外侧壁延伸弯曲的弧面。
优选地,所述平台与中纵剖面之间的距离设为20mm。
优选地,所述换能器探头面的直径为13mm,相邻两个探头通孔的中心距为21mm。
优选地,所述导流面外轮廓在垂直于中纵剖面的一虚拟平面上的投影设为一椭圆线上的一段弧线。
优选地,所述椭圆线对应的长半径为15mm,短半径为4.5mm。
优选地,所述椭圆线的长轴设于气流通道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两条所述中纵剖面与气流通道相交的直线之间的距离为100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改变测量流道的结构,减少了声波测量的盲区,达到声波测量真实还原实际流场情况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体超声流量计采用双声道声波在收发声波信号时会相互干扰导致测量误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测量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平台一;2.平台二;3.声道一;4.声道二;5.导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达斯易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达斯易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3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