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的模块化车内安全监控装置及其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1129.X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2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薛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29 | 分类号: | B60R1/29;B60R11/02;H04N7/18;G08B21/02;G08B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圳博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王玲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模块化 安全 监控 装置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的模块化车内安全监控装置及其监控系统,涉及汽车监控技术领域。包括中控监控主体以及设置于中控监控主体上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模块化监控器,所述中控监控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内部安装有导电弹针的收纳槽,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主电池以及与主电池电连接的主体控制板,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内部安装有不少于一个摄像头一的检测台,所述模块化监控器包括设置于收纳槽内部的监控器主体,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台。通过设置中控监控主体以及模块化监控器,相较于常规的车内监控改造方式,该装置无需对汽车内饰进行损坏,免去布线的步骤,安装过程简单快捷,符合经济效益,利于后期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监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的模块化车内安全监控装置及其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车辆监控系统是利用终端数据采集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把车辆的位置、状态等数据反馈给车辆管理人员的软件。车辆监控系统可对车辆进行定位、追踪、轨迹查看、监听、监视等等操作,并且可以把数据等相关信息导出做为车辆行驶的历史依据,帮助车辆调度管理人员掌控车辆的在途信息,提升车辆管理效率。
目前,车内的监控装置大多安装在中控台上,无法对后排乘客进行监控,当该车辆是网约车时,每天需要接送大量的乘客,当有乘客恶意对车内进行破坏,由于缺乏后排监控,无法准确追责,而现有技术对后排进行监控改造的方式,是将车顶装饰物拆卸,对摄像头的线路进行布局,对汽车内饰损坏较大且过程繁琐、缓慢,同时后期的维修过程也是非常的困难,已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的模块化车内安全监控装置及其监控系统,包括中控监控主体以及设置于中控监控主体上且数量不少于一个的模块化监控器,所述中控监控主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内部安装有导电弹针的收纳槽,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主电池以及与主电池电连接的主体控制板,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内部安装有不少于一个摄像头一的检测台;
所述模块化监控器包括设置于收纳槽内部的监控器主体,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台,所述连接台的底部设置有凸台,所述连接台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筒,所述金属筒的内部通过拉簧连接有金属杆一,所述金属筒的外部通过弹簧连接有金属杆二;
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连接台下方的吸盘,所述凸台的一端延伸至吸盘的内部,所述金属杆二远离弹簧的一端贯穿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端与连接管相连通的活动管,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主体控制板无线连接的单元控制板,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单元控制板电连接的摄像头二以及拾音器,实现所述监控器主体的独立拍摄和录音;
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位于摄像头二以及拾音器下方且与单元控制板电连接的副电池,所述单元控制板上设置有一端与导电弹针相抵触的导电端子,实现所述主电池与副电池的电连接;
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表面螺纹套接有螺纹筒的驱动杆,所述螺纹筒的表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活动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密封垫的下方,转动所述驱动杆,使所述螺纹筒进行上升运动,实现所述密封垫通过活动管以及连接管抽取吸盘内部的空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导电弹针两侧的磁粒,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导电端子两侧的磁板,所述磁板与磁粒磁性连接,所述监控器主体的底部以及吸盘的底部均呈弧形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主体控制板电连接的充电接口,用于外接电源向所述主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检测台的内部设置有与主体控制板电连接的扬声器以及灯环,用于进行语音和灯光的提醒;
所述检测台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语音交互的麦克风,所述主体控制板上集成有存储模块以及无线通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1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