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体舱段自动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0328.9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选;郭婷婷;郭瑞磊;胡高明;王嘉鹏;曹啟国;王伟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惠众智通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15/36 | 分类号: | F42B15/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体 自动 对接 系统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弹体舱段自动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方形的对接安装架,在对接安装架的前侧左端安装一台AGV转运车,AGV转运车的左面安装一台AGV转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接安装架上面左侧装有两个调资机构,调资机构的左侧装有底座移动机构,两个调资机构中间装有货叉机构一,右侧装有机器人非接触式测量机构一;在对接安装架的右端装有暂存架机构中的固定缓存架,在固定缓存架的右端装有舱段支撑架,在舱段支撑架的右端装有双向推动架,在舱段支撑架的后侧装有中间推动架。该发明提高了导弹运输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及操作人员安全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对接精度,提高对接一致性及可靠性;提高设备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弹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弹体舱段自动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智能制造的高速发展,导弹研制行业也已进入自动化、数字化的高生产效率的新阶段。目前国内导弹对接装配大部分仍以人工方式进行,舱段之间的对接使用吊装配合人工,此种方法操作人员数量多、劳动强度大、舱段重复放置精度低。对接过程中,舱段间安装孔位置需要弹体进行圆周方向滚转,人工目测滚转角度需要依靠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技能水平,需要反复滚转、对准、退回等操作,对接精度差导致工作效率低、可靠性差。导弹装配车间多为易燃易爆环境,危险系数高,操作人员生命安全保障低。不能满足导弹生产装配的高安全性、高精度、高效率以及高可靠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方形的对接安装架上面左侧装有两个调资机构,两个调资机构之间装有货叉机构,右侧装有机器人非接触式测量机构自动上料、自动测量、自动调资对接的一种弹体舱段自动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体舱段自动对接系统及操作方法,包括方形的对接安装架,在对接安装架的前侧左端安装一台AGV转运机构一,AGV转运机构一的左面安装一台AGV转运机构二;AGV转运机构一包括转运车体,其特征在于:在对接安装架上面的对接安装架上梁上面固定一个导轨,在对接安装架上面的对接安装架下梁上面装有多个用螺栓、螺母组成的可调节的底座;在转运车体上面装有舱段支撑架三,舱段支撑架三两端上面固定有支撑抱环安装架三,中间和右端用螺栓固定有支撑抱环三;其特征在于在对接安装架上面左侧装有两个调资机构,调资机构的左侧装有底座移动机构,两个调资机构中间装有货叉机构一,右侧装有机器人非接触式测量机构一;在对接安装架的右端装有暂存架机构中的固定缓存架二,在固定缓存架二的右端装有舱段支撑架二,在舱段支撑架二的右端装有双向推动架,在舱段支撑架二的后侧装有中间推动架。
所述的调资机构,包括在对接安装架上平面左右两侧固定有调资机构的调资机构底座,调资机构底座下面两端固定有直线滑块二,直线滑块二下面设有滑动凹槽;在调资机构底座右端上面用螺栓固定有减速器安装座,左侧上面焊接有丝杠安装座,丝杠安装座上装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下面装有径向调资机构,滚珠丝杠与减速器安装座之间装有伺服电机和伺服电机电源防爆接头;在伺服电机轴与滚珠丝杠连接驱动,其上面装有调资升降机构中的调资升降安装架,调资升降机构的右侧装有升降伺服电机,左侧装有联轴器,联轴器的左面装有螺旋升降器;在升降安装架的两侧上面固定有螺旋升降器,在螺旋升降器中间用螺旋升降器法兰螺母装有浮动微调机构中的浮动安装板;在浮动安装板的两端上面固定有气缸下安装座,在气缸下安装座上面用销轴铰连接一个复动型超薄气缸,复动型超薄气缸的活塞杆端头用螺母气缸上安装座连接,气缸上安装座固定在舱段抱环机构中的叉形的抱环固定框架上;抱环固定框架的左上端装有搭扣,右上端用螺钉固定一个防撞限位机构座,在防撞限位机构座上用螺母固定一个防撞螺杆;在抱环固定框架右端上面用阻尼轴活动地装有半抱环框架,在半抱环框架和抱环固定框架内侧均匀分布设有多个垫块;在抱环固定框架中间装有滚转限位机构,滚转限位机构下面装有滚转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惠众智通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惠众智通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0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