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三层机匣的受感部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9281.4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姜宏伟;刘永泉;梁彩云;高东武;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三层 受感部 安装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测试领域,为一种穿越三层机匣的受感部安装结构,在三层机匣之间的安装孔内安装受感部,中层机匣上设置中层安装座,在中层安装座内设置与第一浮动槽滑动配合的中层浮动环,中层浮动环内侧与受感部相连来实现变形补偿;在内层机匣上设置内层安装座,在内层安装座内设置与第二浮动槽滑动配合的内层浮动环,内层浮动环与中层安装座相连来实现变形补偿;通过将中层浮动环的内壁与受感部的外部紧密贴合、内层浮动环的内壁与中层安装座紧密贴合来实现三个机匣之间的相互密封,在受感部上设置安装板与外层机匣连接,来保证受感部能够比较方便的安拆和检修,实现对发动机内部的高效测量,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穿越三层机匣的受感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需要对发动机内部多个截面参数进行测量并结合测量结果进行发动机状态控制。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各截面测试受感部的安装与固定。某新研发动机结构复杂,需要安装测试受感部的位置在高温度梯度区域,且需穿越三层机匣开展参数测量,而各层机匣之间受感部穿越处还需要进行密封,技术难度大。
如图1所示,图中从上至下分别为外层机匣、中层机匣和内层机匣,目前相类似的技术实现方案为中层机匣固定,内、外两层机匣具备浮动调整功能,但该技术方案需要在外层机匣安装前完成受感部安装,且如果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只有拆掉外层机匣才能将受感部取下,而该处受感部处于高温工作区域,发生故障的几率较高,原安装方案不便于维修。
现有安装结构方案缺点:
1)维修性差
传感器安装需要在外层机匣安装前完成安装,外层机匣安装后在整机状态分解与安装需要额外的维修口盖且操作空间受限,维修困难,如果该处空间局促无法配套相应维修口盖,只能分解维修。
2)经济性差
该受感部结构所处为高温区域,受感部容易发生烧蚀等损坏,经常需要维修更换,由于维修不便,无法原位换装,往往需要分解较多硬件进行更换,且需要下台分解,导致更换周期较长,更换工作量大,经济性差,效率较低。
因此,受感部如何更加方便高效地对机匣内部进行拆装和数据测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穿越三层机匣的受感部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中层机匣与受感部固定、内外两层机匣具体浮动调整功能而导致的受感部安拆不便、维修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越三层机匣的受感部安装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层机匣、中层机匣和内层机匣,所述外层机匣、中层机匣和内层机匣上开设有同轴设置并相互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受感部,所述受感部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受感部的外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并且安装板与外层机匣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中层机匣上设有中层安装座,所述中层安装座的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一浮动槽,所述第一浮动槽内滑动配合有中层浮动环,所述中层浮动环的内壁与受感部的外壁紧密贴合;所述内层机匣上设有内层安装座,所述内层安装座的内环面上开设有第二浮动槽,所述第二浮动槽内滑动配合有内层浮动环,所述内层浮动环的内壁与中层安装座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受感部呈圆柱形阶梯结构,所述受感部与外层机匣、中层机匣、内层机匣对应位置处的直径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中层安装座上设有位于靠近内层机匣一侧的补偿环,所述补偿环的外壁与中层机匣对应的安装孔内壁相贴,所述补偿环伸入至内层浮动环的内侧,所述内层浮动环的内壁与补偿环紧密贴合。
优选地,所述补偿环靠近内层机匣一端的端部外环面上设有环形的外圆弧面,所述内层安装座的内壁上设有环形的内圆弧面,所述内圆弧面能够与外圆弧面相贴。
优选地,所述中层浮动环的内侧沿航空发动机径向向内延伸,形成L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92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