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二氧化锡-卤化铅钙钛矿界面电子传输效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7997.0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邱建航;王立鹏;翟朝峰;邰凯平;姜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51/48 | 分类号: | H01L51/48;H01L51/46;H01L51/4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氧化 卤化 铅钙钛矿 界面 电子 传输 效率 方法 | ||
1.一种提高二氧化锡-卤化铅钙钛矿界面电子传输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L-天冬氨酸盐溶液配置:将L-天冬氨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室温搅拌0.5~2小时,得到L-天冬氨酸盐溶液;其中,L-天冬氨酸盐的摩尔浓度在0.05~0.5M之间;
(2)L-天冬氨酸盐-SnO2薄膜的制备:将步骤(1)得到的L-天冬氨酸盐溶液旋涂于含有SnO2电子传输材料的导电玻璃基片上,旋涂机转数为2000~4000rpm,旋涂时间为20~60秒;旋涂结束后,将所得基片在100~200℃下加热10~30分钟,得到L-天冬氨酸盐-SnO2薄膜基片;
(3)L-天冬氨酸盐-SnO2薄膜基片的处理:将步骤(2)得到的L-天冬氨酸盐-SnO2薄膜基片置于紫外臭氧清洗机中,处理10~30分钟;
(4)SnO2/卤化铅钙钛矿界面的钝化:将卤化铅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滴加于步骤(3)得到的薄膜基片上,浸渍5~10秒,之后启动旋涂机,滴加反极性溶剂,旋涂结束后,将所得基片置于加热台上热处理后,制备卤化铅钙钛矿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氧化锡-卤化铅钙钛矿界面电子传输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L-天冬氨酸在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的溶解度极低,L-天冬氨酸分子得以保存在SnO2/卤化铅钙钛矿界面处,钝化界面缺陷,进而提高SnO2/卤化铅钙钛矿界面处的电子传输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氧化锡-卤化铅钙钛矿界面电子传输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L-天冬氨酸盐溶液配置时,L-天冬氨酸盐为L-天冬氨酸钠盐(CAS编号:3792-50-5)、L-天冬氨酸钠盐一水合物(CAS编号:323194-76-9)、L-天冬氨酸单钾盐水合物(CAS编号:1115-63-5)、L-天冬氨酸镁盐(CAS编号:2068-80-6)或L-天冬氨酸半镁盐二水合物(215533-0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二氧化锡-卤化铅钙钛矿界面电子传输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天冬氨酸在卤化铅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具有低溶解度,滞留于SnO2电子传输层与卤化铅钙钛矿层的界面处,在钙钛矿薄膜上旋涂Spiro-OMETAD空穴传输层、蒸镀金电极,制备下界面钝化的正型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光伏器件下界面L-天冬氨酸分子的存在,使SnO2/卤化铅钙钛矿的界面电子传输效率得到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79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51-00 使用有机材料作有源部分或使用有机材料与其他材料的组合作有源部分的固态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器件或其部件的工艺方法或设备
H01L51-05 .专门适用于整流、放大、振荡或切换且并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具有至少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表面势垒的电容器或电阻器
H01L51-42 .专门适用于感应红外线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专门适用于将这些辐射能转换为电能,或者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的控制
H01L51-50 .专门适用于光发射的,如有机发光二极管
H01L51-52 ..器件的零部件
H01L51-54 .. 材料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