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渔船拖网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6138.X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朋;张立军;张骥伟;宋晓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18 | 分类号: | B63B3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贾爱存 |
地址: | 51071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渔船 拖网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渔船拖网组件,包括拖网横杆、网具、声呐探头、电缆和防受力构件,拖网横杆设置在网具的开口端,声呐探头设置在网具内,声呐探头用于收集网具内的渔获情况,防受力构件包括受力主体,受力主体固定在拖网横杆上,电缆的非端部位置缠绕在受力主体上,电缆的两端分别与渔船上的电缆绞车和声呐探头连接。通过将电缆缠绕在受力主体上,能使得渔船对电缆的拉力主要作用在受力主体上,以减少电缆与声呐探头之间连接处的受力,防止声呐探头与电缆的连接处被扯断而导致声呐探头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渔船拖网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声呐技术的发展,拖网声呐产品逐渐被认可,并应用于拖网渔船捕捞作业中,大幅度提供捕捞效率。将声呐探头安装在网具内,通过水下电缆将探测信号传输至驾驶室的主机处理单元,信号经处理后,通过显示器显示渔网打开情况和渔获情况。在渔船捕捞作业过程中,根据鱼群在深海的深度,通过渔船航速调整和捕捞绞车操作,将网具下放至相应水深处。网具在深海拖动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其它外力的阻碍,而当网具受外力阻碍时作业人员并不能立刻发现,从而让电缆绞车拉着电缆往渔船航行的方向移动,此时电缆和声呐探头之间的受力会不断提高,但电缆与声呐探头连接处不能承受较大拉力,电缆与声呐探头连接处的受力过大容易将声呐探头与电缆扯开,从而导致声呐探头进水,设备短路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船拖网组件,其结构简单,能减少电缆与声呐探头连接处的受力。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渔船拖网组件,包括网具、拖网横杆、声呐探头、电缆和防受力构件,所述拖网横杆设置在所述网具的开口端,所述声呐探头设置在所述网具内,所述声呐探头用于收集所述网具内的渔获情况,所述防受力构件包括受力主体,所述受力主体固定在所述拖网横杆上,所述电缆的非端部位置缠绕在所述受力主体上,所述电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渔船上的电缆绞车和所述声呐探头连接。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受力主体包括圆筒和两个挡环,两个所述挡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圆筒的两端,且两个所述挡环凸出于所述圆筒的外周壁,以使两个所述挡环与所述圆筒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限制电缆移动的凹槽。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在所述圆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缠绕在所述凹槽内的所述电缆覆盖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渔船上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电信号连接。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缆在所述受力主体上缠绕3-5圈。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防受力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一端焊接在所述受力主体上,另一端悬空设置,所述导向件能引导所述电缆引入或引出所述受力主体。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件相对设置在所述受力主体上,其中一个所述导向件能将所述电缆引入所述受力主体,另一个所述导向件能将所述电缆引出所述受力主体。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受力主体之间设置有加强件。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防受力构件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受力主体连接,所述压板能将所述电缆压紧在所述受力主体上。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母焊接在所述受力主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压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受力主体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螺母连接,通过旋拧所述螺栓调节所述压板与所述受力主体的间距。
作为一种渔船拖网组件的优选方案,在所述受力主体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通过钢丝绳固定在所述拖网横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61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