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对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5009.9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98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品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0 | 分类号: | G06Q40/00;G06F16/25;G06F16/245;G06F16/248;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谢浩荣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方法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设置财务数据对账规则及进行智能对账组件的初始化配置;利用所述智能对账组件导入财务数据,并对所述财务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对账规则,对所述财务数据进行对账并生成对账结果;显示或导出所述对账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可快速实现交易文件对账,并将对账结果进行展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对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银行和企业的对账是依据银行和企业分别对相关的费用数据进行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对账,主要是人工配置对账规则,并转换待核算的业务数据格式生成对账数据,然后根据配置出的对账规则,对各个对账数据进行对账处理。
现有的对账系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每个银行和企业的使用的对账规则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对接新银行时,根据每家银行的标识不同,每次新增对接银行,都要进行人工配置对账规则,并根据对账规则进行对账,都需要开发人员了解和熟悉原有的对账规则并重新配置新的对账规则。二是:任一账单数据的形式有可能会因为企业或银行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传统的对账方法及系统在面对账单数据格式发生变化时,系统无法及时做出调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技术开发人员介入,会消耗大量的人力。三是:在账单数据对账的过程中,当对账系统遇到账单文件过大时,无法对文件进行处理,常常会因为内存溢出而发生对账系统卡顿、死机的故障。四是:在系统对账的过程中,人机无法进行互动。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智能对账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的智能对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对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设置财务数据对账规则及进行智能对账组件的初始化配置;步骤S02、利用所述智能对账组件导入财务数据,并对所述财务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S03、基于对账规则,对所述财务数据进行对账并生成对账结果;步骤S04、显示或导出所述对账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财务数据包括:业务账单数据及渠道账单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财务进行预处理包括:财务数据解析及校验、财务数据过滤提取及转换;其中:财务数据解析及校验包括:对所述财务数据进行总分核对、金额转换及过滤替换;财务数据过滤提取及转换包括:对所述财务数据进行日切处理、非实物交易费提取、扩展字段处理及数据格式转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财务数据进行对账并生成对账结果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31、将所述业务账单数据及所述渠道账单数据及进行逐一比对处理;步骤S032、若所述业务账单数据及所述渠道账单数据之间存在不相符账单数据,则跳过所述不相符数据;步骤S033、生成对账结果;其中:所述对账结果采用分片式存储方式进行存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账结果包括:对账结果状态、计入差错明细、账单生成方明细及不相符数据明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财务数据的导入形式包括:手动导入、数据库视图导入及FTP导入;所述财务数据的来源包括:SFTP、HTTP、VOS及DB;所述财务数据的格式包括:CSV格式、TXT格式、json格式及RSA加密文件格式。
另一方面,提供了智能对账系统,包括对账管理器,财务数据接收管理器,所述对账数据接受管理器与所述对账管理器通信连接、以用于接收渠道账单数据及业务账单数据;财务数据预处理器,所述对账数据预处理器与所述对账数据接收管理器通信连接、以用于基于对账规则对所述渠道账单数据及业务账单数据进行预处理;对账执行器,所述对账执行器与所述财务数据预处理器通信连接、以用于对所述业务账单数据及所述渠道账单数据进行账单比对并生成对账结果;对账结果存取器,所述对账结果存储器与所述对账执行器通信连接、以用于对所述对账结果进行存储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品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品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50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