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器齿套全自动压淬生产线和压淬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33201.4 | 申请日: | 2021-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0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扶平;刘波浪;刘永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豪能兴富同步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73 | 分类号: | C21D1/673;C21D9/32;C21D1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 地址: | 402761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器 全自动 生产线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器齿套全自动压淬生产线及压淬工艺,其中生产线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旋转加热装置、压淬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旋转加热装置、压淬装置和下料装置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工件流转的机械手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与旋转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同步器齿套能准确套装在压淬装置芯轴上的旋转定位装置,所述压淬装置与下料装置之间设置用于压淬后除液回火的回火装置。在压淬装置和下料装置之间设置有回火装置,使同步器齿套在被压淬后能被除液回火,不仅能提升同步器齿套的外观性,还提升了同步器齿套的压淬效果,从而提高同步器齿套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同步器齿套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器齿套全自动压淬生产线及压淬工艺。
背景技术
同步器齿套具有高强度、高耐磨和高韧性等特点,为保证同步器齿套的高强度,通常会对同步器齿套进行压淬处理。
在中国专利CN204474717U中公开了一种直线式同步器齿套压力淬火自动线,包括定位基座,在定位基座上布置二条平行的横向水平线,在前横向水平线的定位基座上依次安装上料机、旋转加热装置、同步器齿套压力淬火机床、下料机,在后横向水平线的定位基座上安装直线式工件转运机械手。该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连续生产,生产效率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操作危险性;提高工件质量,降低废品率,提高经济效益。
该装置在压淬完成后直接放入下料机内,其易导致压淬效果差,并且压淬后同步器齿套上部分附着的冷却液直接被风干,其影响同步器齿套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同步器齿套全自动压淬生产线,其在现有技术上增加用于除液回火的回火装置,在压淬后对同步器齿套进行除液回火,不仅能提升同步器齿套的外观性,还提升了同步器齿套的压淬效果,从而提高同步器齿套的强度。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同步器齿套全自动压淬生产线,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上料装置、旋转加热装置、压淬装置和下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旋转加热装置、压淬装置和下料装置的前侧设置有用于工件流转的机械手装置,所述机械手装置能带着同步器齿套左右、上下移动,所述上料装置与旋转加热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保证同步器齿套能准确套装在压淬装置芯轴上的旋转定位装置,所述压淬装置与下料装置之间设置用于压淬后除液回火的回火装置,所述上料装置、旋转加热装置、压淬装置、下料装置、旋转定位装置和回火装置的基准均在同一水平线上。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所述旋转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支撑架,所述定位支撑架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旋转定位轴,所述旋转定位轴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且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根仿形定位手指,所述旋转定位轴的下端与设置在定位支撑架内部的旋转定位电机连接,所述旋转定位电机能带动旋转定位轴转动,所述定位支撑架上设置有定位传感器支架,所述定位传感器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的位置高于同步器齿套的位置,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激光射向同步器齿套内侧用于确定同步器齿套上缺齿的位置,从而保证同步器齿套在移动到压淬装置时,能被准确定位。
进一步优选,所述旋转加热装置与回火装置均包括旋转伸缩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旋转伸缩机构包括加热支撑架,所述加热支撑架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旋转加热轴,所述旋转加热轴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工件且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三根仿形定位手指,所述旋转加热轴的下端设置有带动其转动的旋转加热电机,所述旋转加热电机和旋转加热轴通过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所述加热机构包括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加热内圈和加热外圈,当同步器齿套在旋转伸缩机构的作用下上升到最高位置时,同步器齿套位于加热内圈和加热外圈之间;所述回火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去除压淬后同步器齿套上冷却液的除液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豪能兴富同步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豪能兴富同步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32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