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节水的灌溉系统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31106.0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9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剑辉;骆飞;王卫青;颜炜;李萍;郭靖;周泉利;陈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E03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艳斋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节水 灌溉系统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节水的灌溉系统及其用途,所述灌溉系统包括设置于地面下的集水装置,靠近所述集水装置的种植土壤内设置有土壤湿度传感器,所述集水装置内部设置有抽水件,所述集水装置和地面的交界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接收雨水。在本发明中,智能节水的灌溉系统基于智慧园林的理念,采用土壤湿度传感技术并科学设置感应区间控制抽水泵运行,通过集水装置储蓄净化的道路径流雨水,并自动补充自来水,保持稳定的浇灌水源,形成稳定的智能自动浇灌系统,达到节省人工和水资源,精细化管养道路绿化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绿化灌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节水的灌溉系统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道路绿化带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分布广泛。绿化带可以起到美化城市、吸收有害气体、降低噪音和减轻行人司机的视觉疲劳等作用。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带的建设发展迅速,因此,其灌溉用水量也在急剧的增加。但是,目前城市绿化带的灌溉方式主要是人工漫灌和洒水车洒水,这两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费时费水,造成水源、能源和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
CN203788831U公开了一种园林自动灌溉系统,包括储水箱以及与所述储水箱连通的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包括喷灌输水管和渗水输水管;所述喷灌输水管上设置有喷灌控制阀,且所述喷灌输水管还连通有多个多向喷头;所述渗水输水管上设置有渗水控制阀,且所述渗水输水管还包括多个渗水支管,每一所述渗水支管上开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渗水孔;所述园林自动灌溉系统还包括输水控制装置、光照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地表湿度的湿度传感器。该实用新型的园林自动灌溉系统通过设置光照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并结合喷灌以及地埋式灌溉两种方式进行按需灌溉,能够有效地节约用水,并能够根据植物需要进行自动灌溉,满足植物各部分用水的需求。
CN110284548A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喷灌系统,包括用于收集过滤雨水的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将雨水均匀喷灌的雨水喷灌系统;其中,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对雨水进行初级过滤的植物层;设于所述植物层下方的透水层;设于所述透水层下方的用于过滤雨水中粗大杂质的砂石层;以及设于所述砂石层下方的透水管道。该发明具有提高对雨水的收集和净化效率,大大缓解对于自来水和地下水的使用压力,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环境实时监测,实现园林灌溉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真正实现精确灌溉的有益效果。
CN209268252U公开了一种自动化集水灌溉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连接的输水管道,以及用于控制灌溉的开启和关闭的数据分析系统;其中,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过滤层以及位于所述过滤层下方的蓄水腔,所述输水管道与所述蓄水腔连通,所述输水管道包括滴水管道及位于地表下的渗水管道;所述滴水管道设有多个滴水支管,所述滴水支管底部设有若干个等距排布的滴水孔,所述渗水管道设有多个渗水支管,所述渗水支管上开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分布的渗水孔。该实用新型具有通过数据分析系统控制下的精细化利用水源、最大途径收集水源,节能减排,满足了苗木生长所需的水分的同时降低水源利用与消耗的差值的有益效果。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选择节水节能的灌溉方式是必然的发展趋势。由于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对绿化带的灌溉也需逐渐从人工灌溉的年代过度到智能灌溉。因此,基于智慧园林的理念,亟需设计研究一种绿化带智能灌溉系统,结合对雨水收集再利用,营造适合绿化带植物生长的环境,节约人工成本,提高水资源利用,建设智慧化绿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节水的灌溉系统及其用途,在本发明中,智能节水的灌溉系统基于智慧园林的理念,采用土壤湿度传感技术并科学设置感应区间控制抽水泵运行,通过集水装置储蓄净化的道路径流雨水,并自动补充自来水,保持稳定的浇灌水源,形成稳定的智能自动浇灌系统,达到节省人工和水资源,精细化管养道路绿化带的目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1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